记得去年3月17日,李克强总理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当场对本届政府“约法三章”,其中“一章”就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并强调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而今,湖南省在去年“三公”经费实现“零增长”后,承诺从今年起“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既是对中央要求的坚定落实,更是对自身行为的主动约束。
正如专家所分析的,未来财政再保持高速增长的收入态势已经不太可能,但是民生支出是刚性的,只能增,不能减,那就需要削减政府的开支,确保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即便财政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政府也要学会过“紧日子”。正如李克强所称,“要用简朴的政府来取信于民,造福人民,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
不削减开支,就无法取信于民。“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正是取信于民的重要一步。然而,如果“三公”经费不公开,公众就无法有效监督,也不可能知道政府有没有削减经费。让公众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这是政府的责任。长期以来,“三公”经费“犹抱琵琶半遮面”,民众得不到一个确切答案,也就难免会有“其中有猫腻”的质疑。
在这个方面,湖南承诺的做法是“全部公开”。这有助于保障纳税人对自己纳的税用在何处、用的是否合理的知情权,也彰显了接受公众监督、打造“阳光政府”形象的信心和勇气。同时,也有助于消除可能隐藏于“三公”经费之中的浪费与腐败,减少政府花钱的随意性,提高政府花钱绩效。毕竟,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不该花的钱一点都不能花,把钱花在刀刃上,这既靠政府的自觉,更需公众监督,而“三公”经费公开透明是公众监督的前提。
“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并全部公开的承诺要达到群众的期望值,除了让公众看得见、看得懂,更要让公众看得一清二楚,从而更好地接受百姓监督,消除人们心中的疑虑。一旦做到这一步,在此基础上所形成于官民之间的那种互信,将汇聚成无可比拟的正能量,推动改革洪流一往直前、无可阻挡,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也就有了强大力量支撑。
文/朱飞艳
来源:红网
作者:朱飞艳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