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医疗腐败,为百姓打造一个清新和谐的就医环境实有必要,这也是改善当前医患关系的一种方式,为此所采取的任何手段和措施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以签署协议来遏制医生收受红包的行为能否起到作用、发挥效果,还很难说。
因为签署协议对医患双方的义务进行明确,只能起到一个警示提醒的作用,却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思想上的认识,这其中既包括各别医生的贪婪欲望,也包括患者面对潜规则时的不能免俗,不敢拿自己生命开玩笑的心理。
近些年,我们一直都在明令禁止医生收受患者及家属红包的行为,同时也并不缺乏教育、提醒等手段,但却也始终未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原因也就在于此。我们只有通过制度体系建设,把人思想内的红色“包袱”破除了,才能让人在现实中实现行为上的转变。然而,要想实现这些,恐怕一纸协议还远远不够。
对待医生收受红包行为当像打击官员贪污腐败一样,既要通过加强教育、引导等方式加深医生对腐败行为的理解与认识,让其不愿腐;还要通过引入民众监督、拓宽举报渠道等措施,加强对医生具体行为的约束与监管,让其不易腐;更要通过严厉问责,加大对违法者的惩处打击力度,使伸手者得不偿失,让其不敢腐,建立起一套可以看得见、管得住、抓得着罪责之手的体系制度“笼子”。当医生的手管住了,患者及家属的“包袱”自然也就容易卸下了。
所以,拒绝红包与协议无关。此外,比起红包可能更让患者及家属头疼的是当前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些给患者带来的精神和财产压力更大,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在此方面多下些功夫,莫要再弄些不疼不痒的措施来刺痛公众的神经了。
文/刁志超
来源:红网
作者:刁志超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