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不想建国际一流大学”的学校不是好学校

来源:红网 作者:孙建清 编辑:艾伦 2014-02-22 00:03:25
时刻新闻
—分享—
  不设笔试,根据“校园开放日”表现和老师推荐就能获得加分,每名本科生都有导师……由上海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建设的上海科技大学,19日宣布启动面向全国的本科生招生。校长江绵恒表示,上科大“不想建国际一流大学”,将紧紧围绕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办学,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使命,打造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2月21日《人民日报》)
  
  我们高兴地看到,今年上海科技大学首次招收本科生,在招生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为什么要格外强调“不想建国际一流大学”呢?令人匪夷所思。“不想建国际一流大学”,这话也许有两层含义:一是不肯或不屑于建国际一流大学;二是本身缺乏建国际一流大学的实力。不知上科大是不想跟风随波逐流,还是甘拜下风呢?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教育大国。无论是从我国本身的需要来说,还是从对人类的贡献来讲,我国都应当办出若干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因此,建国际一流大学的定位和目标没有错,应该理直气壮地密切跟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始终瞄准时代发展的前沿,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坚定不移地走向世界,创新教育,创建一流。当然,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具有若干一流水准的优势学科和办学模式,以及培养学生的方法等方面的特色,不是说说就可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上科大能看到自己的差距,不盲目跟风,实事求是地创造自己的教学特色,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无论如何,不能否定世界一流大学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是我国高校建设的驱动力。正是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指引和推动下,一些新的思想、理论、技术、学派不断涌现,为本国、本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有历史意义的贡献。
  
  民谚云:“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套用一下,不想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校也不是好学校。我们承认中国大学与世界名校的差距,但是我们要勇于奋起直追,敢于同这些世界名校在国际舞台上竞争。“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下,等而下之。”如果不把目标定向世界一流大学,那我们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不仅不会缩小,反而可能会继续增大。这就需要我们既要有志存高远的进取精神,又要有不懈努力的思想准备。如果我们连想一想建国际一流大学这样见贤思齐的愿望都没有,那又怎么可能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呢?
  
  文/孙建清

来源:红网

作者:孙建清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2/22/327896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