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接地气”的国学教育,不能止于鞠躬

来源:红网 作者:田佳玮 编辑:艾伦 2014-03-02 00:04:47
时刻新闻
—分享—
  “我们这里有个学校,学生和老师每天要相互鞠躬90度,长期这样,腰椎颈椎受得了吗?”市民王先生拨打本报热线96258说。“老师好!”“同学们好!”今天上午,长沙市岳麓区阳明小学的校园里四年级的小学生90度鞠躬向老师问好,继而老师鞠躬还礼。在这所学校,四年级四班鞠躬90度的班规已经坚持了近4年。该校工会主席周海燕介绍,本学期将在全校推广。(3月1日华声在线)
  
  我们带着惯性奔跑,使用的是遗忘的速度。标准的九十度鞠躬,虽是遥远时代的雪爪鸿泥,但正因其久远,才会让这个时代有一种阔别重逢的新鲜。要求学生鞠躬,是一种意识的“苏醒”,即让国学于应试教育的夹缝中实现“接地气”的存在。但“接地气”的国学教育,不能止于“规定鞠躬”,更不能在“无论讲台上是否有老师,都要向讲台方向鞠躬。”的形式里打转。如是,学生们只会一脸茫然地告白内心感受:“我觉得好,但是说不上为什么。”这种回答难道是我们想要收到的教育效果?
  
  人生而现代,却无往不再传统。对于国学的继承和学习,让我们记起来路,从而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也更明朗地预见未来。且在中国日益强盛,国学与世界“相拥”的当前,国学教育更是势在必行。但在应试教育“一手遮天”的背景下,书本上涉及到的国学与真正的国学教育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国学学习”与“升学压力”相遇的化学反应,正是晦涩艰深的文言文带来的不能承受之重。
  
  国学的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起步?对国学教育内容应该进行怎样的取舍?在应试教育不变的情况下,以怎样的形式进行国学的教育?国学如何“放下身段”,真正实现“接地气”?这些都是我们在进行国学教育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这些方面或许争议犹存,但是有一个坚定不变的原则性前提:那就是国学的学习,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否则就是买株还珠。把握住国学精髓,让国学获得与时俱进的发展,那么,鞠躬也好,握手也罢,都只是包裹糖果的“彩纸”而已。
  
  除此之外,国学“接地气”的教育,呼唤的还应是全民意识。因为无论是一种礼仪,一种风气还是一种习俗的形成,都依赖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同时也是这种社会环境的反应。若刻舟求剑、形而上学、甚至“玩穿越”,必将落得“缘木求鱼”的结果。国学该以怎样的形式实现回归、实现在现今时代的生存和发展,不是由谁一时兴起,拍拍脑袋就能决定,需要的是倾听来自学生、家长、社会各方面的声音和建议。我们期待看到的,是重视民族文化的氛围兴起,是全社会意识的“苏醒”,而不是某个班级,某个家庭的“特立独行”。
  
  教育大业,需为长远计。需要教育者带着激情高瞻远瞩,更需要教育者持着理性保持清醒。让国学实现“接地气”的存在,固然不是要对传统全盘否定,但更不是在热忱中不假思索的照搬照用,而是带着对这个民族过往的尊重,带着对民族前进的憧憬,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滋养祖国的未来。不是让孩子们记住佶屈聱牙的《论语》《离骚》,而是让他们于经典中读出高贵的人格,并学会独立的思考;不是让他们记下“三六九等”辈分的贵贱高下,而是让他们知道秩序之于社会运行的重要;不是让他们形成“见到老师马上鞠躬”的条件反射,而是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尊师重道”。
  
  文/田佳玮

来源:红网

作者:田佳玮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3/02/328527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