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票价格陷入薛定谔之猫困境

来源:红网 作者:赵查理 编辑:易木 2014-03-07 00:04:36
时刻新闻
—分享—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铁副总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前被记者围堵,回答了关于高铁提速、车票打折、铁总还债等问题。王梦恕称,火车上开通WiFi会影响信号,票价“高”是因为工资低。(3月6日《京华时报》)
  
  关于火车票价高低的问题,王梦恕代表再次站在多数人的对立面,认为票价并不高,公众觉得高是因为工资低。对公众来说,廉价的绿皮车几无踪影,快车运输服务质次价高,高铁票价和飞机相差无几,公众多掏了三五元白花花的“银子”是不争的事实。但王梦恕代表此言并非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票价高低要看运输成本多少,假设票价低至铁路严重亏损的一元钱,仍有很多人坐不起或者舍不得坐火车,那么公众还是觉得票价太高了应该打折。
  
  公众用常识和经验得出票价太高的结论不靠谱,因为只要个人支付不起的消费相对价格都显高。王梦恕代表说了一个看似不符合常识的经济原理,话糙理不糙,的确是个人工资过低导致购买衣食住行等必需品时捉襟见肘。我国最近几年职工平均年薪在5万元上下,距离美国贫困标准还有不小的距离,可是房子、石油等物价却比美国、英国还高。挣更少的钱,消更多的费,只要花钱时就会觉得物价高,买火车票也是一个道理。
  
  火车票价格“又高又低”的情景,和“又死又活”的薛定谔之猫类似。根源在于火车票价格制定采取了就低不就高政策:为了照顾工资普遍较低的公众,作为公共交通的火车不能完全按照市场定价机制,而是采取了补贴的方式弥补低票价导致的亏损。这是暗度陈仓的卖票方式,票面价格和财政补贴其实都来自公众,而且后者效率低还会造成浪费。这种定价模式尾大不掉,已是市场经济的肠梗阻。
  
  现在铁总进入市场,补贴即将彻底取消,再加上人身自由的人们流动性增强带来的运输需求,正如经济学家茅于轼所言,火车票价应该上涨,为了弥补穷人可以给与货币补贴。可以想见,公众觉得“高”的票价还会继续攀升,这是铁路改革必须经历的阵痛。倘若公众为了价格高低斤斤计较,表面沾光同时会损失更多收入和机会。
  
  工资低说明收入分配存在问题,应该推动政策和制度的改进,让所有人共享改革的红利。只要暂时还没有富裕起来,就倾向于票价“就低”政策,这种有违市场规律的思维一旦流窜到各行各业,只会让“市长”比市场强势,公众在省一点钱的同时交出权利和自由。
  
  文/赵查理

来源:红网

作者:赵查理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3/07/328995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