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心面馆”彰显草根朴素小爱情怀

来源:红网 作者:晴川 编辑:易木 2014-03-22 00:05:54
时刻新闻
—分享—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城古城中路,有一家“爱心面馆”小有名气。这不是因为面馆卖的是重庆口味,而是因为店里有一项“招牌”服务:生活困难的市民来店里可以免费吃碗担担面;环卫工人累了可以来店里喝口茶。(3月21日《重庆商报》)
  
  这样的新闻,总是令人感动,但这个新闻,除了温暖和感动,店家的小小“狡猾”也让人会心一笑。“笑点”在于,“爱心面馆”与以往“施粥摊”等有个最大不同处,就是非“专业”,而是“业余”。
  
  有段时间,施粥摊很火很流行,但是大多“存活率”不高。说起原因,基本都是因为亏空,使得爱心“断档”难以为继,施爱者陷入尴尬境地。爱心面馆不同,一方面是在奉献爱心,另一方面也“顺带”给自己的小店做了广告。不管是哪种目的占主导,甚至看起来还给爱心打了折扣,让爱心掺了水分,但慈善的本质没变。生意好了,献爱心就会更有底气,这种爱心生命力必定会更持久。
  
  这种“顺带”的爱心,之所以令人感动,正是因为其真实、实际,体现了“力所能及,能帮就帮”的草根朴素小爱情怀。本来,爱心就不该问方式,看多少,“小、俗、陋”的一碗面条和“高、大、上”的豪捐,里面的爱一样浓郁芬芳,而不管里面是否掺杂小小功利。食客盈门,表明人们对这种方式普遍认可,更是对“付出总有回报”价值观的强化。这在当先纸面道德与社会现实博弈难分伯仲的困境之下尤显重要。有论者期望,一个人在消费道德的同时,更要做一个道德的生产者。爱心面馆就是这样完美兼具。传递着爱心,播撒着美德,驱散严冬寒意,传递融融春意,为道德建设注入火种般的正能量。
  
  穷家富路,在外谋生之人,难免有落魄时光。“爱心面馆”给这类特殊人群以温暖,感动你我。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些细节还需注意。比如,将残疾人“热情地拉进来”,就很让人反感,一旦遭拒,也给自己带来尴尬。这种方式方法需要改变。还有,混杂一处极有可能对受惠者的尊严造成伤害,可否专门辟出一间爱心屋以避免之?一句话,自觉施以爱心,更要让他人自愿接受爱心,心无芥蒂,才会彼此温暖,才是锦上添花。
  
  当然,爱心面馆受到欢迎,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这个社会还有人存在种种困窘而心酸的人生。所以,如何让他们心平气和地感受温暖,还得在社会保障、救助机制方面多动脑筋。只有制度兜底,让爱覆盖所有可能被遗忘的角落,温暖才更加踏实,永恒持久。
  
  文/晴川

来源:红网

作者:晴川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3/22/330378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