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当这个13岁的孩子在急驶的车辆面前,奋不顾身地朝兄妹两个扑过去的时候,她的脑中没有想到“见义勇为”,也不是出于对“英雄”的向往,更加没有考虑道德、正义这些标榜着人类文明的优雅名词。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她的眼前只有两个孩子和一辆疾驰而来的汽车,而她想到的只是尽已所能排除眼前的危险。这是人性当中善良的展现,她用最为纯净的感情温暖了我们的视线。
正如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犹太人送给辛德勒的戒指上刻着的那句话: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13岁的美佳对于两条生命的拯救,使人类关于理性的宏论缄默不语,却使人性中最纯净的善良闪闪发光。救人的壮举和善行的伟大;救人后自己昏迷不醒,因医药费短缺甚至面临着放弃治疗的困境,两相对比,不仅让人感到一种难耐的凄凉,也让一些人开始重新思考一个问题:这样的善行对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何在?
罗素说:爱情和知识能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却经常把我带回现实世界,那些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内心的深处激起回响,那是对人类社会理想生活的无视和讽刺,我常常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减轻这不必要的痛苦,但我却常常失败,因此我也感到痛苦。人类的不测和苦难让人无能为力,但也最能激发人性当中的善良。因此,面对小悦悦事件中的冷漠路人我们毫不吝啬口诛笔伐,面对扶不起的老人,我们也大声感叹人心不古。
这些诚然是我们担忧的对象,但如果想到人们趋利避害的本性,我们就不难发现,人性中善和恶的展现会受到外界的很大影响。如果我们做一件善事的收益——不管这种收益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抵不上事件本身后果的消极影响,就像此案中的小美佳,当她救人所付出的的代价是自己徘徊在生死线的边缘,最后因为金钱问题而不得不放弃治疗的时候,人们自然会在法律和道德的空白处撒腿逃离。
哲学家萨特说:人是一堆无用的激情。在道德没有做出要求,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地方,这一堆无用的激情便能够在权衡利弊后尽情地燃烧,既能够燃烧成纳粹党焚烧犹太人的熊熊火焰,也能够燃烧成摩西领人出埃及时候于黑暗中指引以色列方向的云柱火柱。前者或者后者都取决于人们的动机,而这种动机必然受到斯时斯地的影响,“一个好的制度使坏人变好”的意义就在于,于斯时斯地,社会机制为善良提供激励——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从而让善良像涓涓的河流一样不停止流淌。
因此,我们怀着满心的感动真诚地祝愿小美佳快快苏醒起来,我们也怀着同样赤诚的期待,所有的善良都有地安放。善良就像一条河流,当我们为其注入了一瓢水的时候,它将滋润的是我们脚下这片共同的土地。善良也正像是一座宝藏,而开发这座宝藏的有力斧斤,是周围的肯定和赞赏,是政府的鼓励和帮助,也是社会有力的激励机制。
文/田佳玮
来源:红网
作者:田佳玮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