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解题神器”走红当反思师生互动缺失

来源:红网 作者:吴玲佳 编辑:易木 2014-04-27 00:02:51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以解答中小学各科题目为诉求的软件越来越多,这些“解题神器”在智能手机普及率较高的中学校园受到学生的大力追捧。学生只需将题目拍下上传至软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得到解答。老师和家长却都纷纷表示担忧。(4月26日《南京晨报》)
  
  解题软件为何火爆?我们当然可以说,软件开发商是瞄准了庞大的学生市场。学生群体课业繁重,难免遇到依靠个人力量不能解决的习题。在智能手机的技术支持下,快速方便的解题软件自然大受欢迎。于是,解题软件成了“手机里的老师”。那么,学生为何不直接询问“教室里的老师”呢?
  
  当下中小学基本都实行教师坐班制度,工作时间教师不得擅自离开学校,这为师生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学生遇到难题,完全有条件面对面地向教师请教。此外,大部分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设置了晚自习,特地提供场地与时间安排学生完成作业。在这一时间内,也有教师在岗为学生答疑解惑。即便是不在校的时间,学生也大可以通过手机等通讯工具联系教师。然而,却鲜少见到主动与教师讨论问题的学生。
  
  沟通渠道已经建立,成效却不显著,就让人不得不思考师生之间存在的心理隔阂。
  
  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但不可否认的是,师生的位置依旧没能在同一个高度。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带有敬畏心理,生怕因为犯错而受到指责。在学生看来,教师是自己的对立面,在这样的观念下,学生自然会想拼命隐藏自己的弱点。对于教师,职业习惯使其常带有居高临下的态度。在解答疑问时,学生若是长时间不能领悟知识点,会出现烦躁和指责的心理。
  
  而“解题神器”恰恰避免了这种对抗的心理。学生不需要面对教师给予的紧张感,手机后边解答问题的人也不会烦躁地指责学生的能力,两者之间没有正常师生间的联系,反而就少了那份互相的情绪牵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师生间心理隔阂问题的解决自然也无法一蹴而就。学生应当信任教师,教师也应放低姿态。当双方都卸下心理的防备时,隔阂自然会消融,教师自然会成为最受欢迎的“解题神器。”
  
  文/吴玲佳

来源:红网

作者:吴玲佳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4/27/333449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