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伙贴膜神话”更多是新闻价值

来源:红网 作者:程振伟 编辑:易木 2014-04-28 00:03:10
时刻新闻
—分享—
  说起在路边贴手机膜,不少人觉得这算不上“生意”,而不少干这行的也总觉得挣不到钱。但是,来武汉不到五年的安陆小伙子赵周桥,却把这种不算生意的生意,做得有滋有味,三年挣了两套房子。(4月27日《武汉晨报》)
  
  小伙贴膜逆袭,秒杀白领工资,实现了很多外来人难以企及的购房梦。这样的新闻挠中了大多人的“兴奋点”,今天各大门户网站都有“贴膜哥”的位置,小伙也成了今天的热门新闻人物,那么他的发财路有多大示范价值?
  
  各大媒体都用了这个标题:小伙给手机贴膜3年赚2套房:最多1个月挣3万。乍一看挺让人兴奋,大学毕业生期望工资也就4000多元,如此高薪工作能不诱人?贴膜嘛,看看就会了,成本又低,又不要学历起点,正在苦于工作没“钱途”的人们要不要学“贴膜哥”?中国大妈苦于难找到投资机会,既然要出国购买房产保值增值,何不在自家小区投资做贴膜生意?
  
  说起来容易,好像一眨眼五年过去了,小伙在路边摆了个摊子随便贴贴膜就赚了两套房。新闻记者标题这么处理,这是新闻技术需要,追求的那是个“吸睛效应”,要的是瞬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所以弄了个“此处是金山,赶快来贴膜”的震撼标题,那么事实情况呢?
  
  原来小伙是个有心人,他不会卖高价,也不会刻意压价竞争,老老实实做生意吸引了不少回头客,而且他还有售后服务。他自己总结生意火旺是因为“一个是价格公道,二是质量、服务实在”。他一个月坐满30天,每天晚上凑在灯下,夏天汗从眉毛上往下流,冬天下雪坐在这,腿脚冻僵。尽管三年内挣了两套房,但其中的辛苦赵周桥说自己心里清楚。
  
  明白了吧?不是贴膜生意好做,好赚钱,而是人家能吃苦、勤劳、有生意经、肯动脑子。具备这些品质,不管做哪行都有的赚。笔者有一位叔父,原先是农民,后来在苏州发了家,买了2套门面房,家乡人去一看,谁都想发财,可吃这么大的苦不是什么人都办得到的,他做的是废品回收生意,家里整个一垃圾场,为了控制成本,虽然已身价不菲,他还是没有雇人,自己和全家权当工人,一年从头忙到尾,每天起早又贪黑。知晓了致富背后的辛酸,记者做一个《小伙捡破烂3年赚2套房:最多1个月挣3万》的报道,你还会跟风?
  
  所以,奉劝那些看到标题不究内情急着做贴膜发大财的人,发财成功的原理都相通,不管做白领,当公务员,还是贴膜、捡破烂,只要肯吃苦、够勤劳、又有心,成功总是可能的,不要听说贴膜好赚钱就去贴膜,听说卖煎饼能发财就去开煎饼店,关键是练好成功的内功。各行都有各行的门道,哪怕最难做的生意都有人赚钱,开超市利润薄,李嘉诚开屈臣氏要上市,做房地产利润越来越薄,许家印还不一样在赚钱?练好内功、有眼力,做哪一行都有机会的。
  
  《小伙给手机贴膜3年赚2套房:最多1个月挣3万》席卷网络,更多是应了大众速成发财的心理需求,不要指望看了它大家都去做贴膜一起发财,这个新闻的示范、推广价值其实不大,如果有什么新闻价值,就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草根的独门逆袭故事。
  
  文/程振伟

来源:红网

作者:程振伟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4/28/333488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