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应试神器催不出“艺体双馨”之果

来源:红网 作者:薛家明 编辑:易木 2014-04-28 00:02:35
时刻新闻
—分享—
  2014年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南京举行。不过,马上要说的,不是青奥会本身,而是和青奥、和南京的教育都挂着钩的“青奥体育、艺术2+2计划”计划。“青奥体育、艺术2+2计划”要求全市每所学校都有至少1项体育特色、1项艺术特色,而每位学生都具有至少1个体育特长、1个艺术爱好,并且已经基本覆盖了青奥会的各个体育项目,如:游泳、射箭、羽毛球、艺术体操等。(4月27日中国广播网)
  
  南京市实施“青奥体育、艺术2+2计划”,是希望借助青奥会的“东风”,推动学校体育、艺术蓬勃发展,结出“艺体教育特色,学生个性发展”的“果实”。南京的才艺发展计划,虽然看起来很美,但在烘托体育氛围,向青奥“致敬”的氛围中,有关方面,却走出考试催化才艺发展的“路子”。应试教育的“神器”,真能“催化”出“艺体双馨”的果实么?
  
  诚然,用考试“催化”艺体发展有其合理性。一来,考试就是一个无形的“指挥棒”,考试聚焦在什么地方,学校和家长就会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哪里。通过考试“神器”,可以推动“青奥体育、艺术2+2计划”顺利向前。二来,考试可以量化学校艺体开展情况。毕竟,艺术发展的怎么样,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而考试成绩似乎是最合适的衡量标尺。
  
  但应试教育的“神器”,成为测试发展素质教育的“标尺”,还是让人感觉不伦不类。教育改革为何口号喊的震天响,可落实起来却举步维艰呢?就是因为在高考一考顶终身的情况下,谁改谁傻,谁改谁就可能会被高考淘汰。同样,“才艺发展”一旦与考试、升学挂钩,必然逃不过“考试热艺术死”的窠臼。想想看,多考一分就能上名校,家长会不会怦然心动?学校和教师会不会揠苗助长?
  
  此次,南京举办青奥会,是一次展示城市风采,让世界了解南京的机会。城市的艺术特质,文化基因和群众体育基础,必然是重点展示的环节,南京的急切可以理解。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艺术气质的培育、体育氛围的形成,绝非朝夕之功。举办青奥会是为了促进群众体育发展,千万别因为“致敬”青奥会,就让艺术氛围和体育基础落入疯一把就死的“魔咒”。
  
  文/薛家明

来源:红网

作者:薛家明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4/28/333490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