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治社会不该为“我舅是书记”让道

来源:红网 作者:晏佳伟 编辑:刘艳秋 2014-05-09 00:03:42
时刻新闻
—分享—
  日前,网上一则爆料消息称,5月1日,唐山一司机醉酒驾驶假冒牌照车辆被交警拦下却态度蛮横自称“我老舅是曹妃甸的书记”。对此,6日,唐山市曹妃甸区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表示:当事人与曹妃甸区委书记没有任何关系,已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处罚。(5月8日人民网)
  
  “我舅是书记”这种论调,中国网民对此并不陌生,“我爸是李刚”事件曾闹得沸沸扬扬,说这话的李启铭被认为是官二代“坑爹”的典范。如今“老舅”隆重登场,竟使得该男子“果然被放了,开车扬长而去”。让人感慨,“拼爹”、“拼舅”时代,法律的权威在哪里?
  
  法律的权威就在于司法独立,且行政权力不得粗暴干涉法治进程,更不能以无形的“官本位”思想左右社会的治理。如今,当下社会却又一次给“我舅是书记”让了道,实在不该。
  
  虽然唐山市官方通报称,涉事男子已被处以“罚款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的处罚”。不过,最让人惊讶的是该男子涉事后“对交警指着鼻子尖又推又骂”,打了几通电话之后,就扬长而去。事后,曹妃甸官方微博称当事人与区委书记没有关系,但这一说辞显然站不住脚。如果两人不是舅甥关系,那么交警在接电话后完全可以驳回该男子的“谎言”,而后依法进行处罚,而不是任由其离去。
  
  此外,最初曝光这一事件的网帖已被“陆续删了贴”,这又是一种什么力量在作祟?不久前,《南方周末》曝出“11名网警贿赂一名海口网警替领导删帖”,又将网络删帖推至风口浪尖。网络删帖那些“难言之隐”,就是为了躲避舆论的关注,逃脱法律的约束,这种手段成为官员贪腐败露后的首选。
  
  “官本位”思想的笼罩、下级对上级的畏惧、公权力插手网络话语领域,种种因素让法制失了权威,让“我舅是书记”得以大行其道,这是当下社会众人皆知却又难以改变的现象。不过,如果这种现象一再泛滥,那么法治终究会败给人治,公器也将变为私用。
  
  要破除“我舅是书记”的蛮横,就必须树立法律的权威,辅以舆论的声援,让这类“霸权”口号公之于众,才能扫除这类不正之风。只有破除亲缘权力的干涉,法治社会逐步实现。
  
  文/晏佳伟

来源:红网

作者:晏佳伟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5/09/334489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