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寒暑,风里来雨里去,环卫工拂去城市的尘垢,擦亮文明的面孔,自己却没有立足之地。热了,没地方洗把脸;渴了,没地方倒杯茶;困了,没地方去打个盹;雨雪天,没地方避个身;酷暑日,没地方冲个凉……全社会都在心安理得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却忽视了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咖啡屋向环卫工提供“爱心休息室”,固然值得点赞,但也折射出相关部门的冷漠和失职,正是他们的“打盹”,才使得环卫工“流落街头”。
几乎所有的工作场所,茶水、休息、小憩等基本生活所需,都是配套提供的,环卫工何以是例外呢?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环卫工干着最脏、最累的活,理应平等的享受劳动者应有的权利。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们连起码的喝水、洗脸和歇脚之地都没有。这不止不合理、不公平,还有损害权益之嫌。环卫工大都年迈,法律和维权意识淡薄,那么劳动监察部门呢?当环卫工坐在路边打盹时,监察部门又在哪“打盹”呢?
监察部门“打盹”,也使得环卫工打盹权益失去保障,而环卫部门的“打盹”,则让环卫工无处“打盹”。为方便环卫工工作、应对恶劣天气,环卫部门有义务做好服务工作,在各路段建立休息室。休息室的“隐身”,无外乎两种原因,一是相关人员没把环卫工的权益放在心上,二是工作不力。无论哪一种,受伤的都是辛苦的环卫工,以及政府公信力。
的确,建立环卫休息室,需要经费、地点,不是环卫部门一己之力能完成的,还涉及城市规划、城建等方面。但是,“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经费可以筹集,地点可以协调,实在没地方,还可通过共享、借用等途径实现。无论如何,不能在职责和思想上“打盹”,只看见公路上的纸屑和灰尘,而无视环卫工的劳动和权益。
咖啡屋打出亲情牌,“环卫工人您辛苦了,欢迎进店歇脚休息,一杯热水,传递温情”。很温馨,但也很有限,因为其他路段未必也有“爱心休息室”。“临时休息,免费茶水,提供冷暖气、洗手间”,环卫工这些基本所需,并非咖啡屋的义务。咖啡屋这张亲情牌也让有关部门无牌可出、羞愧难当,倒逼他们不再“打盹”,认认真真履职,踏踏实实干事。
文/葛亚夫
来源:红网
作者:葛亚夫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