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位有缺口,政府早该有准备

来源:红网 作者:马长军 编辑:司马清 2014-05-27 00:06:45
时刻新闻
—分享—
  今年是2008年出生的“奥运宝宝”集中入学年,一些城市幼升小学位缺口明显。近日,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对记者表示,小学学位缺口问题确实存在,教育部门正在努力探索各种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经济日报》5月26日)
  
  城市幼升小学位有缺口,这个问题充分地暴露了一些地方的政府对教育事业言不由衷的真实态度,一方面总是高分贝地嚷嚷“重视教育”,“一切为了孩子”,事实却毫不客气地搧回一大耳光,政府总是跟在问题的后面犹犹豫豫踟蹰不前穷于应付,就是不会(也可能是不肯)积极主动地对教育加大投入,给孩子们提前准备好教室。
  
  就事论事,有关方面这次借口“奥运宝宝”太多,似乎生源压力是突然产生的一样。但是,谁都清楚,这些“奥运宝宝”并非现在突然从天而降,6年前他们就出生了,而且还都经历了一次人口普查,何况孩子们又上了几年的幼儿园,政府部门应该早就掌握今年入学新生的数据了,也许有关部门对相关数据视而不见,或者就没想过人口普查跟新生入学有啥关系?究竟是反应迟钝,还是习惯性动作迟缓?如此迟迟不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为孩子们准备学校或者教室,而且可能连老师也没给分配足额,实在叫人忍不住想说,政府在别的地方大手大脚不愿节约,倒是在教育上投入可真够节俭,简直吝啬了。
  
  相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大城市的压力似乎不值一提。很多大城市都有明确的班额标准,比如北京就规定,小学每个班不得超过40人。其它地方呢?河南省政府曾经公开提出,一个班不能超过60人,除了偏僻的乡村小学,我不知道有几所学校执行这个“标准”,学校有这份能力吗?除非把孩子们拒之门外。
  
  以前各地学位紧张或者有“超大班”出现,有关方面就怪“农民工”子女挤着进城,或者怪“择校”现象,这次一些大城市又怪“奥运宝宝”太多,下一次又想归咎于谁?反正就是不肯反省政府自身的问题,这根本就是推卸责任极端不负责任,如此政府作风对社会风气必然形成误导。中小学教室严重不足,教育财政投入捉襟见肘,政府究竟要采取怎样的措施应对?限制“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限制“择校”之类的办法都使尽了,还有什么招数?
  
  有些政府官员常常高高在上地教训老百姓不要抱怨,要对自己负责。可政府面对中小学生源爆满的现象不也是在抱怨吗?政府方面到底尽了哪些义务?又在怎样给未来打基础?如果政府言行一致,现在请赶快拿出解决小学学位不足的办法,别让孩子们找不到教室。
  
  文/马长军

来源:红网

作者:马长军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5/27/336001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