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回锅”的狗肉能唤起多少“食欲”?

来源:红网 作者:钟烁明 编辑:夏熊飞 2014-06-23 00:04:42
时刻新闻
—分享—
  昨天,6月21日。广西玉林终于迎来了夏至。这个节气让它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此前,动保人士发传单、举海报、默哀、行为艺术等方式,在玉林的公共场所表达他们抵制食用狗肉的意见。(6月22日人民网)
  
  近一段时间,有关“狗”的报道,连篇累牍,充斥诸多媒体。一个“狗”字把本已反常的夏天搅得更加热气腾腾。媒体看狗,网友议狗,公众吃狗,好不热闹非凡。
  
  其实,“狗”字当道,源于广西玉林的狗肉节。每年夏至节,玉林地区有吃狗肉荔枝消暑健身的习俗。同许多地方和民族都有各自的传统节日饮食一样,玉林夏至节吃狗肉,国人端午节吃粽子,腊八节吃腊八粥,在传统节日里吃什么,本来很正常,不足以大惊小怪。
  
  玉林狗肉节,引起轩然大波,最初的动机不外乎是扩大旅游宣传,发展旅游事业。从这个角度来看,几经渲染,目的似乎已经达到。现在,只要一提起“狗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前往玉林吃狗肉的游客也已蜂拥而至,摊位费暴涨,狗肉价更高,就是一个明显的证据。
  
  可事情的发展远不止于此。由狗肉节而引发的狗该不该被人类杀戮和烹食,搅动了沉睡多年的动物保护之争,进而导致“谈狗色变”,连大街上的“狗”字都要被遮挡、涂抹,更有寻机以“夹死狗”来要挟保狗者高价买狗放生的精明人士大发“狗财”,乃至于更大范围对“虐狗”事件的关注。这显然已经超出了宣传的本意。
  
  无论是公众也好,商家也好,政府部门也好,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尺度,做事过度,往往会物极必反、事与愿违。越来越聚焦的“吃狗”“保狗”纷争,与其说是狗肉节唤醒了人们的动物保护意识,不如说是玉林狗肉节的宣传与现实渐行渐远。千年的传统现在试图去打破,有他积极和进步的一面,对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样是一种拷问。狗是人类的朋友,牛更是人类的朋友,烹食牛肉为何没有热议?存在的东西就有它的合理性,何须硬要做出非此即彼的决绝定论呢?这样的事情不做也罢,要做,颠覆传统谈何容易。
  
  如果说当初宣传“狗肉节”,还多少有些新鲜感,可以汇集公众的人气,那么持久的“回锅”翻炒,势必会香气殆尽,再好的狗肉也会变味,无人问津。“树欲静而风不止”,“人狗情未了”,这又何必呢?
  
  文/钟烁明

来源:红网

作者:钟烁明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6/23/338321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