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率先将学生综合素质成绩纳入中考总成绩中,本来是一件好事,它一改过去综合素质等级评价仅仅作为录取参考的独具观赏价值花瓶效应,让综合素质在中考中占据了应有的实实在在一席之地。然而,西安市用一张试卷来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原始分以60%计入中考总成绩”的考试办法,却是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本身特色,属于典型的用应试教育模式来检测素质教育成果,这样的综合素质考试,很难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高低,相反会助长更多伪素质诞生。
所谓综合素质高低,就是日常行为是否规范,思想品德是否端正,动手能力是否顺畅罢了。而衡量这些能力,必须看学生的真实生活,真实的社会实践。任何预设的试题都很难获得真实的答案。比如要考核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就必须对学生的平时言行举止注意观察,才会得出素质高低结论。比如要考核思想品德,就必须对学生现实生活的表现进行考量,看有没有爱心善心孝心,对人有没有礼貌,讲不讲公共道德,有没有干鸡鸣狗盗、打架斗殴的龌龊之事。比如考量会不会洗衣做饭,就得让学生拿脏衣服洗洗,拿柴米油盐让学生进厨房,这样才好评判学生能力。如果离开现实生活去谈综合素质,等同于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很难接近真实。
用各类假想话题做试题去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容易催生各类伪素质。尽管西安市有教师认为“今年西安市中考综合素质考试的试题更加侧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你的家风是什么,谈谈家风对你的影响。’由此引导学生理解家风是社会道德风气形成的基础。”但是,面对家风的考题,在考场中考生绝对不会将不好的家风亮相到试卷中,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如实将自己不好的家风写进答案中,无疑是不合时宜的,将会影响自己的成绩。为了获得好成绩,学生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编出高大上的家风,并以此为基础大谈对自己良好品德的影响。建立在这样虚构的家风下形成的“好品德”,岂不是虚伪的思想素质?
这样素质除了说明学生的见风使舵,还能说明什么?再如被津津乐道视为贴近生活的“写出洗衣服的具体过程”这道题,学生只要能够准确写出过程,就被视为动手能力强,这同样不靠谱。看事容易做事难,学生或许在家里或者在影视中看到别人洗衣之后,将洗衣过程总结出来不难,无非就是浸泡搓挪漂洗拧干几个环节,但是会这样总结不一定会这样实践。很多涉及实践操作的东西,仅看说出要领是很难证明真实的动手能力,也就是说借助纸面上的试题来检验实际动手能力,类似痴人说梦,这哪里是检测素质啊?
检测学生素质高低用一张试卷若干试题来进行无异于纸上谈兵,不仅获取不了学生真实的素质能力,相反还会助长虚假虚伪的素质,这比过去的作摆设的花瓶式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影响可能更坏。因为用试卷试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填写答案,学生为了获得高分,肯定会违背真实的自我尽量往能够展示自己高素质去答题,结果肯定是综合素质获得高分的仍是综合素质能力低下。
中考需要综合素质能力评价这一重要元素,但必须充分考量综合素质的特有属性,而不是拍拍脑瓜想当然可以用一张试卷评判高低的。综合素质高低必须植根现实的土壤才能得出真实的结论。因此西安套用文化学科考试模式去考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中考改革,实在难识学生综合素质庐山真面目,看似很前卫,实则是一大败笔。
文/刘和平
来源:红网
作者:刘和平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