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几年前,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就规定义务教育学校不得设重点班快慢班,但一些学校打着升学率的名义仍然或明或暗的设所谓的重点班、火箭班,教育主管部门在考试政绩的指引下也多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之所以如此,目的是把更好的教育资源向重点班倾斜,提高学校的升学率,重点班有空调,有多媒体,配高级教师,高考冲刺牛奶,鸡蛋等等都有,这些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学生早已经见怪不怪了。其实早在2012年,浙江温州有高中就出现了重点班装空调,普通班装电扇的情况。笔者对此歧视行为极为不赞同。
这种重点班装空调的举动是变相对其他班级同学的一种歧视,这种划分就是建立了一种有形的对立,事情总是两面的,重点班装空调或许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舒适凉爽的学习环境,可能会促进升学率。但侧面上好像给每一个人身上贴了一个标签,这样别人就一目了然,学习好的学生就会形成只要学习好那么就能享受特权、享受好的资源的惯性认识,谁让我学习好,学习好就应该装空调,长期以往,必然会把这些变成理所当然,而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可能就会形成觉得自己不如人、甚至在人格上低人一等的误区。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不好的学生自然而然会形成一条心理隔阂,也不利于他们之间的人际交往。
义务教育阶段正是学生正确价值观念、人格逐渐形成的关键阶段,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暂时的学习差异并不代表学生在智商水平上的高低,而且在未来的个人成长道路上,知识的学习只是一方面,还包括很多社会知识的学习,非重点班的学生也许在其他方面有其特长和优势,也能在未来的社会上找到一席之地。如果把学习好作为资源分配的唯一手段,这种功利性的教育方式将会给孩子在正确价值观形成上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教育公平的问题一直是被社会所诟病的,古人尚知有教无类,这种歧视教育从根本就违背了教育的基准点。的确,在高考这个指挥棒之下,教育已经变得越来越功利,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家长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育主管部门也为了自己所谓的升学政绩,客观上造成只要学习好,就能够从学校、家长等获得超越学习好本身之外的很多东西,其他方面显得无足轻重,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忽视公德意识教育的状况。义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多培养几个会背书,善于考试的好学生,而是为了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仅仅学习好不代表素质就高。为了升学率而只在重点班装空调,不仅违背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规律,而且也违背教育的初衷,笔者认为是极为不可取的。
文/陈路
来源:红网
作者:陈路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