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剥削越多越开心”的拥趸有多少?

来源:海外网 作者:邓海建 编辑:刘艳秋 2014-08-07 15:18:46
时刻新闻
—分享—
  “昆山人民欢迎您来投资、你们来剥削的越多我们就越开心”;“老板怎么安心怎么办”;“来帮我们投资的是恩人,来投资我们的老板是亲人”。这不是网上的调侃段子,而是昆山当地一些招商引资的宣传语。从中不难看出其“无底线”的招商思路。
  
  8月2日,江苏昆山中荣公司的爆炸事故致75人死亡。75条鲜活的生命,揭开了中荣公司败絮其内的安全监管。国家安监总局的认定,基本契合民意推理——“责任主体是中荣金属制品公司,主要责任人是企业董事长吴基滔等;当地政府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不力。”企业视人命如草芥,必有地方部门为之撑腰的身影。中荣事件的真相,渐次拨开了地方安监常态上的不堪。继续掘进下去,是“拔出萝卜带出泥”的招商引资理念。
  
  当一切以“老板”马首是瞻,安监又如何能硬气起来呢?“剥削越多越开心”,正是这种“老板论”权力策略的集中写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再提“剥削”这个说法,显然与“共享”等理念互相悖逆。即便从简单的语法主谓宾分析,所谓“剥削越多越开心”——谁来剥削、剥削了谁、谁那么开心?这样的表述,不谈方向问题,起码加深了阶层之间的怨念,作为执政为民、民生为先的地方权力来说,屁股显然坐错了位置。
  
  字面分析,失之肤浅。追根溯源,还得窥视其间的心理动机。“剥削越多越开心”,无非三种可能:一是这话纯属酒后失态,不辨是非、胡言乱语;二是真情流露,言为心声,怎么做就怎么说;三是作壁上观,骄纵失衡的劳资关系,听凭资方对劳动者权益的戕害与剥夺。于昆山的现实来说,后两者的可能性更强一些。正如媒体调查所言,“隐藏其后的是台商的身影,他们在昆山经济中有着支配性的地位。”地方政府“唯钱是图”,在市场经济的链条上,仍然呈现出“老板权力化、工人原子化”的现状。如此劳动力的买方市场雷打不动,公权力的政绩偏好又如何能轻易逆转?
  
  “剥削越多越开心”,这显然不是昆山一家工厂的座右铭。它折射的魅影,起码有几重表达之意:
  
  一者,它折射出中国低端制造业的困局。中国制造要走向中国创造,非旦夕之功,产业工人不转型,创造力就成了无源之水。不得不说,即便是经济发达地区,出于难易选择,仍会倚重技术含量不高的制造业——成本低、见效快、周期短。
  
  二者,它是畸形却又普遍化的政绩观的显影。昆山的“强者地位”,离不开这些台资制造企业。“钱多就是爷”,恐怕早已不是什么潜规则了。尽管去年12月,中组部印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只是,GDP的数字依赖不转身,科学发展不能成为生死攸关的行政取向,那么,社会责任云云,谁又会去当真呢?
  
  标语无可原罪,它背后的心态才值得警惕。更值得反思的是,“剥削越多越开心”,难道不是地方部门普遍的喜悦之源?
  
  文/邓海建

来源:海外网

作者:邓海建

编辑:刘艳秋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