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职工举报单位“送礼清单”被同事骂为“叛徒”。这个“叛徒”冒着可能被开除、在单位无法立足的危险,给纪委提供了重要的“情报”。南京纪委在收到“情报”后,立即采取措施,对“清单”上涉及的人员进行了调查,对接受购物卡后未主动上交和未及时退回的6名党员干部立案调查。说明纪委的行动还是比较迅速的,也说明,这个“叛徒”提供的信息是有用的,他的冒险还是值得的。
但如果能深入地想一想,觉得这个“叛徒”提供的“情报”还有剩余价值。试想,这个单位这样以集体的名义送礼,有程序,有名单、有金额,手法也比较老套,而且也不回避职工。说明这个单位这样送礼已形成了惯例,绝对不是仅这一次。所以,纪委不能只依据这一次的“清单”一查了事。而是应该顺藤摸瓜,从这一次“送礼”时间、金额、人员等等方面深挖一下,看看这个钱是怎么来的?怎么支出的?又以什么方式做帐的?然后再看看其他节点、其他年份,这个单位有没有类似的支出?从而让那些收受礼金的人不但把这一次拿到的吐出来,还要让他们把以往拿的都吐出来。
其次,纪委如果只按这位“叛徒”提供的本次“情报”一查了之,不免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纪委如果认为对“叛徒”提供的“清单”查过了,对那些受礼的人该处理的已处理了,认为这样就可以向民众交待了,那就错了。其实,这个“送礼清单”反映出的不仅仅是这个单位这一次送礼的问题,也不仅仅反映出收礼人只收受这一次礼金的问题。“清单”背后反映出的关键问题是:这个单位为何要向这些人送礼?说明这个单位有求于这些人,说明这些收礼人手中有权。而这些收礼人敢收这个单位的钱,也有可能收受其他单位的钱。因此,纪委要一查到底,看看列在清单上的官员有没有在工作中利用职权,故意为难有关单位的问题,有没有收受礼金后,存在故意放水的问题。看看他们除了收受这家单位的礼金之外,还有没有收受其他单位和个人钱物的问题。
另外,这个“叛徒”提供的“送礼清单”,也为纪委提供了反腐思路。这个单位能这样做,是不是其他类似单位也是这样做的呢?因此,纪委可以对这个单位的有关帐目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一方面可以发现这个单位在资金使用、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这个单位在行贿方面有没有特别的做法,还可以看出这个单位在送礼后捞到了什么?然后利用这些有用的价值,对类似单位和行业进行排查,通过举一反三,掌握行贿受贿的新动向。
由此看来,“叛徒”冒着风险送出来的“情报”,还有许多有用的价值可挖,纪委只有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才能使这个“情报”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文/胡建兵
来源:红网
作者:胡建兵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