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正的奖励机制比“福利之争”更重要

来源:红网 作者:刘哲 编辑:刘艳秋 2014-09-11 00:35:51
时刻新闻
—分享—
  中秋节期间,《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了一篇名为《反腐并非反职工福利》的评论文章,认为反腐败的对象是“三公消费”、“权钱色交易、任人唯亲、买官卖官、欺上瞒下”、“垄断性企业存在的高收入、高消费、高福利的灰色腐败”等,而不是某些单位的“二斤简装月饼”和“妇女节女职工体检”。此文章得到了大批网友迅速转发,还有不少人借机吐槽,言辞间自是少不了福利严重缩水甚至消失不见的不平意。
  
  我是支持对节假福利“一刀切”的。在当前公款使用监督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给职工发福利,无论多少,都意味着在各类劳动群体之间造成分配不公以及部分人“吃回扣”、“拿提成”的可能性。由此而带来的社会风气腐坏,只能算作权力寻租与损公肥私的衍生品。所以干脆让福利消失不见,便等于牢牢扼住了某些人伸向公款的那只手,对打击“借福利之名行腐败之实”、遏制奢靡之风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当然,对福利“一刀切”仅是反腐的暂时性需要,公众利益必将随着反腐推进及不良风气的扭转,得到更高层次及更全面的保障。那么在此前提下,个人损失一盒月饼或两桶食用油,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那部分不停抱怨单位福利少、指责个别领导干部没担当的人,则未免显得有些市侩和偏激。
  
  或许更多人群关心的,是米、面、月饼这类实物不能发了,今后福利该如何发、会否被永久地取消?如果想堵住某些人中饱私囊的漏洞,福利发成现金或打卡最直接和公开透明。然而如此还能否算是发福利,又有何名正言顺的理由提供支持?所以,职工福利一物,是迟早将要面临淘汰或者改进的,只不过中央有关规定,大大加速了此一过程。事实上,节假日期间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职工福利,本就是某段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带有强烈的感情维系意味,却不考量职工个人对于集体的贡献,在当今社会情况下益发凸显出其弊端与不足。
  
  职工福利被取缔与消失,实际上正迫切呼唤着另一种奖励机制加速到来。从这个方面的意义去阐述,尽快建立公正的奖励机制,比讨论究竟该不该发的“福利之争”更重要。新的奖励机制,应该具备严谨细密、可操作性强、方便公众监督等特性。只有在公正的奖励机制中,才能够既有效地激发员工积极性,又避免某些人员混水摸鱼地冒领好处。也只有在公正的奖励机制中,员工团队才能凝聚越来越强的向心力、释放越来越多的正能量。当前随着福利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公职人员薪资改革也面临着良好契机,抓得住和利用好此次机遇,对今后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运转也必将起到深远影响。
  
  文/刘哲

来源:红网

作者:刘哲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9/11/346325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