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气、不礼貌、爱抱怨、狂妄自大、自命不凡、不和善、没有幽默感……”全球知名旅游网站旅游族今夏进行的各国游客表现调查显示,法国游客以上述理由再度当选全球“最糟糕游客”。(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
法国游客“玩”的“糟评”,与法国作家莫迪亚诺“写”的“诺奖”相映成趣,让人不乏有些联想。
“作家不受外界诱惑”与“游客不在乎外界感觉”。法国当代作家获奖全在于对法国文学的坚持,莫迪亚诺写了四五十年,终于收获成果。法国游客的坚持表现在特别“自我”,以自己意志为转移,按个人喜好来苛求别人,以放荡不羁的行为方式来回馈外界。
“法国文学影响力”与“法国文化沙文主义”。比这次相隔6年再获文学诺奖更近的,是在1901年和1904年相继获奖。迄今为止,法国已经有15位诺奖作家了。对外交往“排斥外语”,成为法国人的普遍态度,法国人的“语言沙文主义”和“饮食沙文主义”,是获得“糟评”的直接原因之一,与法国过分文化自信不无关系。
“国家力量助文学走向世界”与“法国人喜欢周游世界”。法国政府文化政策长期不懈的积极扶持,努力地向世界推荐作家和作品,并赢得全世界的读者。法国游客之所以获“糟评”,与法国旅游政策不无干系。除此之外,根据中国游客屡获“差评”的经验得知,只有很多人走出去,走很多地方,并放纵表现,才会让人感知你的存在,并鉴别出你的优劣。
法国的标志符号应该是浪漫,以为浪漫就是高端甚至高雅,没想到浪漫的面纱后面是如此的“狼迹”和“散漫”,更没想到“脏”、“无礼”和“吵闹”的标签也有法国人分享。
这应验了一句话:文明具有崇高的一面,也有卑鄙的一面。也应验了法国人的剑走偏锋。他们可以把理性推向极端,他们可以将革命闹得空前,他们一次次抵达文学诺奖的颠峰,他们出游获得这次“糟评”也不是开始。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但文学水平不等于国民素质,“文学诺奖”更掩饰不了“游客糟评”。
中国的文学诺奖自然比不上法国的辉煌,中国游客的声誉却不会因为法国“糟评”能得到多少安慰。在更长的历史坐标系,中华文明的两面性更为突出。在更广阔的世界舞台,现代中国人素质瑕疵更多。
当我们陶醉于“特色”时,要掂量一下成色;当我们强调“自信”时,要把握好分寸;当我们“进取”出惯性时,要时时自省修为;当我们自赏“执着”时,要观测好方向。不然,中国经济实力真的世界第一,中国在世界体坛绝尘而去又有什么用。
文/易国祥
来源:红网
作者:易国祥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