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晚,有网友发布照片,指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王小箭在吃饭时“性骚扰”两名年轻女性。当事人王小箭昨日对南都记者表示,他已退休,且这两名当事女生并非他的研究生,认为自己“没做错什么事”。(10月12日《南方都市报》)
教育部刚刚发出了有关高校教师的师德底线,“性骚扰”位列其中是不言而喻的事,难道这位副教授敢于“顶风作案”?
不过副教授说他现在已经退休,不再算老师,只是仍然承担带研究生的工作;而这两个女生虽是四川美院的学生,但不是他的研究生,不算是他的学生,他没有权力迫使她们做什么,所以跟师德无关。
这个说法成立吗?教师是一种职业,即便已经光荣退休或者不光荣地退休,这种职业并不因此改变。副教授没有退休的时候,人们对他一般的称呼是“王老师”,如今退休了,人们难道就不再叫他“王老师”了吗?当别人问他职业的时候,他难道会说自己不是教师吗?何况副教授如今依然在带研究生,是实实在在的“退而不休”,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在实质上,都是地地道道的老师;至于师生关系,也不是副教授所定义的那样,只有跟自己亲自教过或亲自带的研究生之间才存在师生关系,副教授是川美的,那两个被他亲吻的女生也是川美的,说他们之间是师生关系就没有问题了吧?如果遇到熟人问副教授“你老人家刚才亲的美女是你什么人?”副教授的最佳答案恐怕是“学生”吧?
而且师德不仅仅表现在与学生接触的言行之中,其“为人师表”,即便在学校之外,在与非学生之间的交往中,也是一样不可或缺的,怎么可能与师德无关?至于网友所指的“性骚扰”,副教授的说法倒是很有道理:当事人自己举报才算。因此笔者也不想去探究他到底性骚扰了女学生没有。
副教授认为自己“没做错什么事”更有力的论据是他的“哄理论”。他说他带学生实践和交流的风格就是“连说带哄”,被网友上传的照片就是他“哄”之一例。
副教授这样的“哄”法实在太有创意了!如果是情侣之间,这样的哄法是十分有用的武器,因此常常被使用,甚至可能攻无不克;假如对方是他年幼的女儿,有时候如此哄哄也是非常不错的;如果对方是他老婆,副教授如今还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哄她,有多少女人会羡慕死!有多少人会为他点赞!但是副教授如此“哄”的对象可是女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女学生,也可以如此“哄”?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哄”法在副教授那儿已经形成了特有的风格!
要知道,一种风格的形成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不知道副教授从什么时候开始探索的?成效到底怎样?是针对所有学生,还是只针对女学生?最常用的场所,是办公室、餐馆,还是别的更隐密的地方?如此“哄”女学生,到底有多少“动人的故事”?这样的“哄”法,是不是已经申请了专利,应该广为推广,以增进师生感情?一位大学老师,经常如此“哄”女学生,到底算怎样回事?应该如何定性?最有发言权的,不应该是副教授本人吧?
文/陈家沛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家沛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