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凌晨,福建省福鼎市副市长郑敬国儿子殴打飞机安全员事件又有新进展。据温州机场候机楼派出所通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依法决定给予打人男子郑某某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10月31日中国新闻网)
这年头,“熊孩子”胡闹坑爹的事情人们早已屡见不鲜,从“我爸是李刚”狂妄叫嚣的“秀权力”,到“我爹咋如此廉洁”的“晒清廉”,人们看着“熊孩子”们胡闹的同时,更多地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背后当官的爹们,有些其身不正的爹们着实被“坑”得不轻。如今,一男子殴打飞机安全员,撂出“我爸是市长”的雷语,一时间,一场舆论狂欢席卷而来。
网络上,有人指责市长教子无方,有人谩骂市长家风不正,更有甚者断言市长“绝非善类”、上梁不正下梁歪,纵观“熊孩子”们打人事件。在互联网上掀起的狂飙热潮和穷追猛打是意想之中的,之所以能不断发酵升温,都因为当事人均与“官”字有染,或者是官员或者是官员后代,自然满足了公众的“猎奇心理”,点燃了围观兴趣和愤怒,甚至想查一查官员们的“前世今生”。试问,熊孩子闹事为何要拿“市长”说事呢?
其实,从网民群体对网络事件的一种“网络围观”和“网络泄愤”的现象看,还是可以看出当前社会有关人群存在的“仇官心理”的本质,这种把事件“放大化”,把官员“妖魔化”是网民群体及社会公众一种非常态的“仇官”、“恨官”心理的非正常宣泄与释放。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仇官心理”必须正视和正确引导,否则,往小处说影响个人心理健康发展,往大处说唯恐将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了。
“官员”,在现实的语境下,多少让人有点“百感交集”,干部队伍里,为非作歹者、好逸恶劳者、侍权傲物者确实存在。但是,害群之马必定是少数,怎能一贴上官员的标签公众就不依不饶呢?一枚硬币都有两面,看待问题更需要就事论事、辩证对待,“熊孩子”胡闹终究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又何需用“市长”的字眼去博人眼球?
文/晟达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晟达者
编辑:宋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