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透露,国务院正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条例,并强调重大行政决策造成重大损失,不管被调走或退休,都要终身追究责任。(11月7日《南方都市报》)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通常,官员的功过是非,在脱离权力的荫蔽后,才开始逐渐显现。而且时间过的越久,公众对官员的评价,越客观公正。然而,与民望的滞后性相比,对官员的监督却没有延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即使官员离任后民望很差,只要任内不出事,组织一般都不会翻旧账。于是,造成了部分官员,为了政绩、私利拍脑袋决策,捅出篓子后,拍屁股走人的现象屡见不鲜。
“谁决策,谁终身负责”,无疑让官员的权力与责任相匹配。终身翻旧账,一方面,有利于维护政府形象。重大行政决策,通常都是以政府意志的形式体现。所以,干部的拍脑门决定,也会记到政府头上。终身翻旧账,有利于厘清责任,维护政府形象。另一方面,也会令官员对决策产生敬畏感。权力有期限,责任无穷期。试想,对官员而言,决策就意味着“签字背书”,谁还敢夹带“私货”,草率行事?
尽管,终身追责给“三拍”(拍脑袋决策、拍胸脯决策、决策错了后拍屁股走人)戴上了紧箍咒。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即使官员为自己的决策失误买单,但群众与政府的损失,却不会减少半分。以苏荣为例,试想,即使苏荣为自己主政江西的一系列错误买单了,可损失怎么填补?显然,终身追责的警示意义虽大,但却不能化解群众损失。
同时,对“三拍”责任的认定,本身也是一个问题。政府首长的个人意志,通常都是以集体决议的形式体现。比如,某项工程虽是分管市长主导、签批的,可背后是“老大”的意志,到时追责谁、怎么追责?这些即使是在时间进行时都很难厘清的责任,在n多年以后,定然是一出葫芦案。
而且,即使部分项目真是政府集体决策,可群众依然不买账。譬如,从昆明到宁波,PX项目为何都匆匆下马?群众对决策没有深入了解是主因。试想,政府讲清利弊,专家将项目的重要性、无害性论述透彻,群众会用“散步”表达不满逼停项目么?因此,从这个角度讲,重大行政决策要翻旧账,更要开法治新篇。唯有让法治贯穿到决策的始终,才是破解“三拍”的终极利器。
对“三拍”责任终身追责,无疑给干部行政戴上了紧箍咒。但有关方面,不能被终身追责一叶障目。从长远看,重大决策群众参与,法制化运行,才是化解“三拍”的良方。
文/薛家明
来源:红网
作者:薛家明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