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各地下大力气改进会风,精简会议,提高会议时效,“文山会海”的现象得到根本性改观。不过,记者近日在一些地方采访时,部分基层干部反映,虽然长途跋涉“赶会”的现象少了,但是电视电话会议的“负担”却变重了,围绕同一个话题,乡镇干部甚至要开“五级大会”,占据了较多的工作时间。(12月7日《新京报》)
平心而论,用电视电话会议替代现场会是巨大的进步。电视电话会议,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干部长途跋涉“赶会”的现象,把广大干部在“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另一方面,也大大减少了交通费、误餐费等参会附加成本。但现实中,部分地区电视电话会议过多过滥,甚至成广大干部的新负担。无疑,这是在把好经念歪。
为何看上去很美的视频会议,带给广大干部的依然是苦涩的“会议体验”?表面看,电视会议成干部的新负担缘于技术依赖。既然,电视电话会议这么便捷、操作这么简单,我们为何不用?于是,大家一拥而上,一些本应该下通知解决的事,也拿到视频会上来;为了强调重要性、紧迫性,一些本不必要参加的人员,也必须参加视频会议。如此一来,怎么能不增加干部负担?
但问题是,把一些不必要的会议简化成视频会,在消减“文山会海”上是进步。但一些本不重要的事,拿到视频会上,岂不是在制造新的“文山会海”?从这个层面看,视频会成负担是四风变身的投名状。试想,刨去视频的形式,这些会议不都是以前的文山会海么?据西部某市一位副厅级干部介绍:“有时一天要参加两三个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动辄要求领导小组成员参加,现在各种类型的领导小组又非常多,我一个人就是市里几个领导小组的成员。”可见,文山会海的本质没有变,只是更科技、更隐蔽而已。
部分机关单位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布置会场、赶会和开会之中,浪费在讲空话、讲长话和讲套话当中。但“会上一套,会下一套”,任凭会上喊得叮当响,会下却毫无落实。这才是“文山会海”深受群众诟病的根源所在。用视频会替代“文山会海”,只不过改变了会议的载体,但只要有关部门好大喜功、追求形式的“内涵”不变。那么,视频会只能沦为新的形式主义。空对空的以会议会的老毛病不会有任何改观。
可见,要让消减“文山会海”,不陷入“技术性谎言”,有关部门只有在会议的内涵上下功夫,真的为了落实而开会,为了工作而开会。唯有如此,视频会的功效才能百分百的显现。
文/薛家明
来源:红网
作者:薛家明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