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支持信访,不如疏通司法程序

来源:红网 作者:刁志超 编辑:刘艳秋 2014-12-10 00:04:43
时刻新闻
—分享—

  珠海平沙一百多名老人因不满30多年前的企业改制中,身份从国家干部转换为企业职工,退休后待遇较公务员相差较大,奔走信访十余年。为了引导这群“信访户”走法律途径,当地镇政府去年通过一家镇属国企垫付了26万元诉讼费,帮助老人请律师打官司告自己。(12月9日《南方都市报》)
  
  在推进社会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事实清楚、脉络清晰,容易纠错纠偏,但也有些问题由于年代的久远、体制的改变而物是人非。这就会形成常年积压,造成上访甚至闹访事件的发生。
  
  对于30年前企业改制造成退休人员待遇不同的问题,这可能也是改革难以避免的诟病,其中还有着错综复杂的一面,我们无法深入探讨。但是对于这种由政府出钱,帮助“信访户”起诉政府早前可能存在的历史过失的现象,不仅彰显了政府尊重法治、建设法治社会的决心,更是体现了政府对访户、访民的人文尊重与关怀。这是一种基于法与访之间的良性互动,这种政府主动引导的由信法向信访的转变早该有之。
  
  可以说,如果不是必不得已谁也不愿意走上信访这条道路。是司法救济的不力,把公民变成了访民,使之相信信访就是“包青天”,甚至认为闹访就能解决问题。然而常见的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些上访事件往往由于缺乏强而有力的司法支撑而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同时,还可能产生一些其他问题,得不偿失。而访民和政府机关办事部门,在这过程中又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可谓双输。
  
  事实上,任何信访问题最终也都要回归到法律的轨道上去解决,只有通过司法程序,有了法律依据和法治的认可,信访问题的处理结果才能更加权威,进而让人加满意或者信服。
  
  虽然最终劳动部门和法院都没能受理这起复杂的案件,难免让人有种司法是否不敢于硬碰硬的质疑,甚至还可能猜测政府想要解决问题的诚意,这也恰恰从侧面证明了在未来引导公民转变信访观念的程中,司法程序上还有待加强。毕竟,如果公民能够自主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得到满意的结果与值得信服的答案,也就不必再麻烦政府去引导帮助把问题起诉至法院了,更不要提什么信访了。
  
  文/刁志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刁志超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12/10/354513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