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物欲漩涡中挣扎与沦陷

来源:红网 作者:胡宇 编辑:夏熊飞 2015-01-23 00:04:29
时刻新闻
—分享—

  最近出版的媒体生态长篇小说《邪雨》(广东人民出版社),是一部在故事安排、细节刻画、语言运用上别致独特的小说,具有较强的思想内涵和阅读价值。该小说以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这一段中国社会大转型作为时代背景,披露了媒体界在转型期鱼龙混杂、形形色色的人物为一己小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混乱场景,作者从媒体一角,折射出转型过程中人性的丑恶。整书很有鲁迅笔下孔乙己的味道,独具特色的幽默语句与书中人物的荒诞滑稽相互呼应,有让人开怀大笑的同时不寒而栗的艺术效果,该书对人物心灵的剖析更是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一种诡异的雨、一张小城晚报、一段黑色的超现实经历……《邪雨》的故事在一个看似荒诞的环境下展开;“紫色雨很邪乎,对人体有百利无一害,祛病避邪,强身健体。因为紫色雨的滋润,乌有人创造了许多奇迹,然而,紫色雨对人以外的其他东西却一点儿也不友好。紫色雨成为乌有人的一种图腾,也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在作品当中紫色雨更像是丑恶与污秽的催化剂,当人们的心灵被逼仄的紫色雨一点一点侵蚀得面目全非时,他们哪里还有力气去寻找纯真、善良与美好?虚假、假得面目全非,丑恶、恶得无孔不入、紫色雨就像一个魔咒对社会和人身实现了彻底控制,让甫正风一刻也逃脱不了,离开乌有就病痛难忍、最终不得不舍弃深爱的人回到乌有的宿命。
  
  于是,他们也逐渐离自己本来的心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他们,就这样迷失了,却从不觉得奇怪,更不会觉得后悔。
  
  被紫色雨浸染过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荒谬不忍直视而又理所当然。这样在童话故事里才有的故事和情节,的确让读者大跌眼镜——人性在荒芜中呻吟。
  
  整书的情节十分荒诞、无限夸张,让人匪夷所思。正如紫色雨在空中下起时“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飞快地从店铺从居室从汽车里跑出来,他们跑到大街上,或站或跑或张开双臂或张开大口,一副副幸福透顶的样子”;正如台风“玛利亚”来临时,被台风刮跑的裸体男女以及精神病患者将报纸稿件置换等等。作者对乌有晚报记者们“职业操守”和“光辉形象”的刻画并非直接概括,而是通过许多细节侧面展现出来;面对“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时的彬彬有礼,为不让总编辑以匪夷所思的理由再次炒掉、将整齐得没有一丝牙缝的牙齿戳得满嘴鲜血,从废纸堆里看到宾仪馆的宣传单、弄到三万元广告费,向残疾人收取赞助费、吹嘘报纸发行纽约、东京以及乌有晚报暗藏六合彩中奖号码等等,所有这些种种平时生活中不可能呈现或不常呈现的东西都发挥到一个极致。作者依靠这种亦正亦反的讽刺,让许多不堪和不幸都宽衣解带,社会的阴暗、污秽、人性的贪婪、自私,男人的好色,女人的无奈,工作的无聊,一切都尽收书里。看似毫无逻辑,然仔细想想,却也颇为形象、准确,引起无限联想。
  
  当荒诞、狡诈、激情、卑微,所有这些刺激元素共同投入《邪雨》的火锅之中,每个人物看似迂腐可气可恨的背后又有其可怜可悲和被同情的过往,每个人都带着满身的伤痕在乌有这个地方狂欢、陶醉其中;作者很好地用乌有晚报为读者搭建了一个舞台,何世非、钱享之、甫正风、汪冰冰、祝欢等乌有晚报人权色交易,有偿发稿,敲诈勒索,无所不为。在弥漫着利益的硝烟中吞噬着他们每一个人的人性;故事在以紫色雨为主线、甫正风和唐樱的爱情迂回发展为辅线,滑稽无厘头地步步推进,令读者看得酣畅淋漓时,会惊奇地发现,谋利者表面的光鲜都淹没在游戏背后的肮脏丑恶里。楚梦先生利用讽刺艺术,巧妙地将“乌有特色”诠释的淋漓尽致,故事中的“丑闻”、“交易”和“博弈”与他对人性的敏锐洞察息息相关,对于这样的设置,正如书中所说:“他之所以来乌有,是因为他无处可去……”
  
  何世非是个自负、阴险、喜欢玩猫捉老鼠游戏的人,在他心中,有着一个“导演“的梦想,不能如愿,就让乌有晚报变成他的剧本。
  
  就像书中说的“他觉得,他现在也是导演,他要让他管辖下的每一个人按他的意志做每一件事,他要把每一场戏都演精彩,并不仅仅是为了更快地出人头地,还有排演过程中的不可言喻的快乐”;甫正风看似“正风”的人却最终也做了现实的俘虏,他一直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游离,在一种畸形的自尊和追求下虚伪地爱着唐樱、白小曼、秦月、前妻,然而故事的结尾他与唐樱的分离是必定的,唐樱在整书中是完美的化身、美好的化身,她与乌有的格格不入形成一种强烈反差;甫正风的悲剧是注定的,终究是逃脱不了邪雨的诅咒;钱之享的虚伪、自私、贪图小便宜;廖大水的心狠手辣、不择手段;方向的放纵及人格的复杂:玩女人、捡到巨款还给人家却要分几千辛苦费,各色人物的聚集,演奏出乌有晚报一曲“折子戏”。
  
  《邪雨》集幽默、冷幽默、反讽、借喻等诸多表现手法于一体,将渗入到每个角落的社会阴暗描写得形象逼真,充分揭露和批判了人性的恶。如:“黄厂长哈哈大笑,我要票干什么?到我老婆那里报销呀?我记得毛主席曾经这样教导我们: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浪费发票也是浪费哟。”,又如::“郑亚男自然是十二分地生气,她生气的时候,胸前那两个小面团便发酵成了诱人的大馒头。郑亚男揣着两个大馒头冲进何总编辑的办公室,郑亚男进来之后一个劲地喘气,急得馒头们一个个都想出来发言。”再如:“他特别看不起那些见钱眼开的人,他觉得,见了再多的钱,也不应该把眼睛睁得太大,那样,会让别人误以为你很在乎钱的,特别是文化人,好像钱比文化都重要了,那不是本末倒置了吗?”这些语言让作品变得鲜活,让阅读具有了快感。
  
  《邪雨》着力揭示了丛林法则的残酷与卑鄙,当下的都市年轻人也许能够从其作品中找到职场奋斗的某种共鸣。毕竟,在职场生涯中又有谁没有经历过“狗血”的人际纷争呢?该书总能给人一种现实与叙事想象之间交汇重合的感觉。换言之,《邪雨》显然已经脱离合理想象区间,我不得不说紫色雨并非从天而下,而是人性的沉沦之雨。
  
  通读全篇之后,尽管我们有些辛酸,有些恼怒,有些惶恐不安,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作者对人对社会的一份观察笔记,对文化人和所谓的知识分子进行的一次无情解剖,对生活意义的一些思考和探求,或许有些赤裸,有些辛辣,有些让人心里难受。然而,作者在无情揭露、批判以及荒诞、反讽的时候,其实字里行间都寄托了他对美好和善良的向往与吁请。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看似以暴露为主的小说,实则充满了无限的阳光和暖意。不由自主地想起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文/胡宇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胡宇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1/23/358426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