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读新闻的人,都知道新闻或曰消息一般具有多种功能,比如如传播消息沟通情况、反映舆情引导舆论、倡导科学介绍知识、提供娱乐丰富生活、刊播信息服务经济等。但是你读得多了,还时常可以发现,某些新闻还具有意想不到的作用,使你心跳加速、血脉贲张、亢奋激动、惊异异常。不信,你就看看如下两条——
一条:一个没有任何金融资质的“合作社”,将内部刻意装潢得和国有银行一模一样,并以高额贴息款诱惑市民存款,短短一年多就有近200人受骗,涉案金额近乎2亿。
一条:黑龙江省讷河监狱在押犯王东,自2005年以来因抢劫、诈骗、绑架等罪名,已经三次入狱。但他却能在监狱内外随意织就一张人脉网,使犯人、狱警、亲属、情人、小贩参与其中。有媒体调查发现,借助人脉网,在监狱里,他无需劳动,可以随意获取违禁品,甚至“穿过大半个监狱去睡情人”,而且还是警察的妻子。
这两则来自同一天同一版面的新闻(1月24日《华商报》),就让人有上述那样的感觉。不仅如此,你还会对“今夕何年”感到恍惚。
没错,200多人上当受骗,固然有他们贪图高息的动机。可这种心理,谁又能说一点没有呢?关键是这个“合作社”内部装修时,完全仿照国有商业银行模式,不仅柜台设计模仿正规银行,还配有LED显示屏、叫号机等;甚至5个柜面都安排有穿着貌似银行统一服装的“职员”。谁进到这里,不会信以为真呢?惊异在于,这么个不具有金融业务资质的“合作社”,竟然能在闹市公开营业吸储一年,不是西部边陲,而是南京浦口。要不是储户报警,恐怕还会招摇下去。
你看,这是不是一种近乎电影桥段的伪装?这是不是对监管机构的调戏?反正在我看来,奇葩的“合作社”法人代表刘某及其一伙,使有史以来一切表演大师相形见绌,使社会监管的高墙,显露出一个巨型的缺口。而在押犯王东,让威严的国家机器部分地变了颜色,改变了社会主义的性质。
这不是一般的“山寨”,也不是通常的通奸。是从小偷小摸向江洋大盗的升华,是监狱威慑犯罪向形同虚设的异变。而根由则在于意识形态的放纵,则在于职能职责的放任。于是乎猫不逼鼠甚至鼠猫一家,猫给老鼠当起伴娘。如果再不猛然醒悟,再不从严管理、从严治警,“拍案惊奇”的事情,谁说不会接踵而来。
文/雷钟哲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雷钟哲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