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微笑如熟透的桃子般甘甜
“孩子们有叫我‘阿姨’的,也有叫‘桃子’的,还有孩子叫我‘小朋友’的。每次听到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叫我时,都能感受到是那么的动听,这就是最幸福的滋味。”郝成桃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
2011年,桃子与武侯区善工家园助残中心结缘。面对中心患有智障、小儿麻痹症的儿童,她用灿烂的笑容和乐观的心态帮助他们。她给孩子们带来欢声笑语,她的微笑就像是熟透的桃子般甘甜。
甘孜州9岁的藏族女孩小佳润患血癌后,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治疗的一年半时间里,受到郝成桃无微不至的关怀。她给小佳润唱歌、讲故事,买好吃的、好玩的,小佳润感动得叫她“妈妈”。小佳润回家后,郝成桃曾颠簸两百多公里去看望她、护理她。小佳润离世前,最大的愿望是想见见“妈妈”,桃子赶了过去,孩子带着眼泪和微笑,在她的怀里安详离去。
“她是天下最好的人!”听到郝成桃离去的消息,小佳润的妈妈杨树华专程从甘孜州乘坐了八九个小时的车来到成都为郝成桃送行。
让妻子的爱延续
在善工家园的志愿者统计表上显示,桃子已经服务了115次以上,累计服务时间410小时以上。
“桃子”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善心并未结束。从12月7日晚上8点脑死亡至第二天早上9点,24小时内郝成桃完成了最后一次“义举”——她捐赠了自己的眼角膜、肾脏、肝脏、心脏瓣膜等7种器官。三天后,她已救活了重庆、昆明的二位肝和肾的移植者。带走了不完整的身体,留下了永远灿烂的笑容和完美的灵魂。
“‘桃子’没有凋落,‘桃子’靓丽永恒”,面对许多前来悼念的志愿者,郝成桃丈夫竭作友说:“不要难过,桃子没有遗憾。我会一直关注着她生前在意的各种消息。她未尽的事情,我会代她完成,将她的爱延续下去”。
2月6日,一场由武侯新城管委会倡议,成都鞋业工厂联盟发起的“桃子基金”定向捐款仪式在武侯区善工家园助残中心举行。成都鞋业工厂联盟向“桃子基金”捐出了第一笔3万元的启动资金,用于资助需要帮助的人,将“桃子”的精神和善举继续传承下去。
(光明日报成都2月8日电光明日报记者李晓东危兆盖光明日报通讯员雷建)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晓东
编辑:夏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