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的“份子钱”是否合理?江苏的出租车发展和改革有着怎样的风向标?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交通厅厅长游庆仲回应了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他表示,总体来看,江苏出租车的“份子钱”是相对合理的,但是公开的程度不够。目前省厅已经请南京相关部门做好准备,公示南京出租车的“份子钱”构成,“摊开来”给老百姓看一看。(3月5日《新快报》)
目前的出租车市场,充满着荒诞与怪异。一方面,公众频频抱怨打不到车。特别是,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打车难已不再局限于出行高峰时段。以至于公众不得不借助滴滴专车、一号专车、易到用车等打车app,提前预约。另一方面则是的哥们屡屡抱怨赚不到钱。为何明明是卖方市场,且油价一直疲软,可的哥的收入却不见涨?主要原因就是,出租车公司制定的“份子钱”吃掉了大部分利润。
据南京某的哥介绍,自己以“二驾”形式承包出租车,每月支付8000元份钱,而到手只有两三千块钱。的哥的生存状况与出租车公司的暴利经营情况,可见一斑。因此,近段时间以来,畸形的利益分层就成了舆论的靶子。应该说,尽快公示南京出租车的“份子钱”构成,这是对舆论诉求的善意回应。比起那些继续对“份子钱”捂盖子的地区,江苏方面这种俯下身子,直面群众的态度,值得点赞。
但问题是,游厅长同时表示,出租车的“份子钱”是相对合理的,只是公开的程度不够。这其实是在打“预防针”,份子钱只是因公开不够,才受质疑。倘若公开成本,社会必然能够接受。因此,“份子钱”下降空间有限。显然,这与公众的诉求南辕北辙——公众的认知里,公开运营成本,只是改革的基本前提。这种预设立场的回应,必然不会被公众接受。
事实上,即使是降低“份子钱”,暂时性的改善了的哥们的盈利状况,也不是问题的终结。一者,只要出租车公司还在垄断号牌资源,那么的哥与企业就形成事实的依附关系,为弥补损失,出租车公司必然会采取其他措施补救。比如,要求出租车统一安对讲机,短信服务等。如此一来,必然会吞噬降低的“份子钱”。二者,倘若出租号牌不放开,“专车”“黑车”拉活抢客的现象,必然会越演越烈。的哥的经营状况不会发生好转。因此,比降低“份子钱”更该改革的是,出租车市场的运营模式。
降低“份子钱”,只能暂时起到润滑剂的作用,而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特效药。因此,有关方面别再用降“份子钱”这种假改革,继续敷衍公众了。出租车市场需要的是一次颠覆性的变革,彻底改变目前不合理的运营模式。
文/薛家明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薛家明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