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前全球第一建筑大国,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超过20亿平方米,新建房屋占全球一半以上。记者日前在调研中发现,我国建筑几乎在从规划设计,到施工使用,再到拆除和废弃物利用的每个环节,都存在巨大的资源能源“浪费黑洞”。专家指出,规划设计有贪大求洋之嫌,许多建筑沦为外国建筑师“试验田”。由于各项建筑环节的节能标准偏低或滞后,带来了长周期的巨大浪费。(3月23日《经济参考报》)
规划浪费是建筑浪费之源,其重要特征就是“贪大求洋”。但需要指出的是,建筑项目设计面向国际招标,采用国外设计机构和设计师方案,并不等于会直接带来高造价、新奇怪异建筑的结果。并且,许多建筑沦为外国建筑师“试验田”的现象,也不能解读为国外设计机构和设计师毫无职业操守,对待中国项目应付了事,更多的应当讨论如何加强国内建筑规划和项目管理质量。
美国、法国等国的一些国际知名设计机构和建筑师,要价高于国内设计机构和建筑师,也高于其所在国的行价,这完全正常。拥有国际知名度的知名建筑设计机构和建筑师,通常有过多项代表性的杰出作品,行业和社会反响较好,报价高于同行,并不奇怪。报道转述了一位国内专家的吐槽,“外国设计企业却开出总造价10%以上的‘天价’,远远高于2%的行价”,这其实是毫无道理的。如果要控制建筑设计成本,完全可以设置一个约束性的上限。设计方案高于项目总造价10%,也完全可能就值这个价,同样,很多低于总造价2%的设计方案,其实也是“注水”的结果。
有名的建筑师总是想突破自己,避免复制过去的成功,乐于尝试新理念、新材料、新工艺,一些作品短期内难以被公众所接受,却最终扭转了行业和社会看法。埃菲尔铁塔曾被视为整个巴黎最为丑陋的建筑,而今却成为了巴黎的最显著地标。
也就是说,不能简单轻率的否定引进国际智慧,特别是引进获得国际公认、有着较高行业地位的知名建筑设计机构和建筑师的设计方案的做法。不能以反对“贪大求洋”为由,大开历史倒车,限定建筑设计招标的选择范围。当然,在相关建筑项目面向国际招标过程中,对国际国内机构、建筑师确实应当一视同仁,如果项目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元素,又要注重节能环保,则应在招标时明确提出,不能因为部分招标对象名气更大就放弃项目招标要求。
实际上,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大凡有点名气的建筑家、建筑师,都跟推崇奢华、大量使用昂贵建材、无谓扩大景观面积、盲目追求外观新奇等做法保持着距离。一些引进了知名设计机构、建筑师的建筑项目,最终趋于新奇怪异、造成大量浪费,其实也因为业主方的定制需要,跟规划、建设部门把关不严也有关系,把板子打在设计机构和建筑师身上是不负责任的。
至于报道提到的我国建筑其他环节存在巨大资源能源“浪费黑洞”的问题,这应当归于建筑节能强制标准的偏低滞后。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涌现出多项建筑节能的实践措施手段,却未能及时上升为全国性强制标准,建筑业的产业化转型提升进度明显滞后于制造业,并因此造成一大批新建项目采用过时、畸低的建筑节能标准。有关部门推动不力,难辞其咎。
文/郑渝川
来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