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梦“农转非”到被“农转城”的尴尬

来源:红网 作者:奇峰 编辑:夏熊飞 2015-03-30 00:05:32
时刻新闻
—分享—

  南方某省为了完成到2020年新增农村转移人口城镇户籍1000万的目标,运用行政力量,实行指标驱动,2012年和2013年短短两年就完成“农转城”人口近500万,这一数字几乎是政策实施前的20多倍。表象的“数字城镇化”,让一些地区的农民成为既进不了城又回不了乡的“夹心人”。(3月29日《人民日报》)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都有一个迫切的愿望与梦想,就是“农转非”——进城吃“皇粮”。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可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最常见的方式主要有:上学转干或争取招工指标;顶退休父母的班;当兵争取提干,再不济也得改转个志愿兵。
  
  如今,对于城镇周边的农村人来说,进城再也不是那遥不可及的梦了,即便您不想都不成。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为了完成任务出政绩,说得难听点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竟然用行政命令加设定指标的方式,短时间就促成了整户,甚至整村“农转城”。这与个别地方在GDP等统计报表上玩的“花活”,有异曲同工之妙。
  
  殊不知,过去农村人想“农转非”,是因为农村的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存在着天壤之别。所以都千方百计想“鲤鱼跳龙门”,甩脱“农皮”吃供应粮、成国家人。可时代不同了,由于国家的“三农”政策所惠顾,当今之农村,特别是城镇周围的农村人,生活水平与城里人并无明显差距,甚至比城市低收入家庭过得更好。
  
  不考虑实际情况,盲目地大量让农村人口被“农转城”,极易造成新的社会问题。试想,很多农村劳动者因受教育、环境等条件的影响,除种地外,别无其他一技之长。“农转城”后,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却又很难找到新的收入来源,势必会涌现大量城市贫民。当城市贫民的占比超过一定限度后,就会成为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让和谐社会建设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
  
  所以,希望个别地方政府及执政者,要从打基础上着手,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办事,循序渐进地推进“农转城”工作。而不能凭想当然办事、拍脑袋决策,让农村的父老乡亲从“农转非”的梦想,再次变为“农转城”的尴尬。
  
  文/奇峰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奇峰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3/30/363700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