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忏悔录不该演成“一个贪官的独白”

来源:红网 作者:吴点墨 编辑:刘艳秋 2015-04-09 16:53:51
时刻新闻
—分享—

  宣判之后,季建业接受了独家采访。在专访中,季建业讲述了自己的第一次受贿、自己的贪欲如何膨胀,最后又是如何一步步滑入贪腐泥沼的经历与教训。回想起来,季建业为官的初心却是要当一名清官,然而在贪欲面前,这一切又是如此脆弱。(4月8日央视)
  
  在这“苹果”不是水果的年代里,忏悔录的作者悄然由卢梭换成了季建业、刘志军、刘铁男等贪官。尽管各种版本的忏悔录各有不同,但都毫无新意,全然落入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俗套。依笔者看,忏悔录绝不能演成“一个贪官的独白”。
  
  一方面,忏悔录不能总是“马后炮”。由“病入膏肓”的贪官现身说法,或许更能吸睛。但忏悔绝非落马贪官的“专利”,忏悔录也不是“畅销书”,不需要广告效应。依笔者看,与落马贪官相比,正主政一方的官员们更应该本着“日三省吾身”的精神,时常走下主席台,亲笔写写忏悔录,自我检讨一下施政行为中的瑕疵和个人修养的失范,并在官方网站上刊登,由治下百姓公开评议,以便达到“写写更健康”的作用。
  
  另一方面,忏悔录不能只是“老黄历”。不可否认,多数忏悔录都像是“标准件”,贪腐账、铁窗泪和劝诫成了不变的“老三样”。如此“配方”虽有一定的廉政疗效,但看得久了,既令公众“审丑疲劳”,也让受教官员产生“抗药性”。依笔者看,还须由纪检部门牵头,邀请在职官员、媒体和群众共同加入忏悔录的“写作班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和评判。如此,方能提高“药力”,让人读得入脑入心。
  
  此外,忏悔录不可当“天桥的把式”。忏悔录的价值在于防腐,而非过瘾。这就要求其不能仅局限于情节上的“好看”,更要注重现实意义上的“好吃”。只有能为廉政建设“添砖加瓦”的忏悔录,才是优等品,否则就是次品,甚至废品。在笔者看来,忏悔录既要如实记录违纪全过程,又要重点突出易腐的时间点、腐败的心理、制度的漏洞、监督的短板、干部的软肋等。既要为办案提供借鉴,又可对在职官员产生锋芒在背的警示效果。
  
  总而言之,忏悔录不是最后的“演出”,更不能仅演成一个贪官的哭诉或独白,而应该发动广泛的力量,共同将其收集整理成一部实用的“工具书”。唯有如此,方能扶正祛邪、激浊扬清。
  
  文/吴点墨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吴点墨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4/09/364752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