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撑伞不是“无发无天”的必然象征

来源:红网 作者:知风 编辑:刘艳秋 2015-05-07 00:05:47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一组小学生给老师打伞的组图在网络上热传,5月5日下午,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官方网站“宝山教育”也紧急做出了回应,当事者为该区顾村中心校的老师,经调查学生为教师打伞一事属实,并责成学校对其进行批评教育。(5月5日澎湃新闻网)
  
  “打伞”在沪语中叫做“撑伞”。关于撑伞,沪上也有一句歇后语:“瘌痢头撑伞——无发(法)无天”。显然,要通过撑伞来比喻某种无法无天的行为,伞下的人必须是没有头发的秃子。那么,这起小学生给老师打伞事件,能不能满足这个比喻的条件?在笔者看来,这位老师至少还不至于在学生给她打伞的行为中,涉及师德问题。
  
  毋庸讳言,“打伞”的话柄是相关官员落下的。诸如下级给上司打伞,或者官员在台上有人打伞,学生在雨中表演等,都曾引发舆论热议。于是,给人打伞这种常见的雨中景象,因出现在某些显示特权或媚权的官场做派中,成了舆论对社会不公的抨击对象。事实上,在群众淋雨,官员有人打伞的场面中,确实暴露了权力的高人一等;下属给上司打伞的殷勤,也可能隐含着溜须拍马的讨好。那么,这起小学生给老师打伞事件,应该归为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爱,还是纳入类似于特权的师德问题?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对很多行为习惯都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释,而不同的解释,源于不同的行为目的,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就“打伞”而言,本来是一种不值得一谈的常见现象,在形式上,几乎没有主次之分,就看谁更方便。但是,任何带有帮助性质的行为,都有自愿和强迫之分,给人打伞也然。那么,“给官员打伞”为何遭到社会诟病?起源可能是在一个不合适的场合,比如群众在淋雨,官员有人打伞;也因为在官场上,下级对上级的各种阿谀奉承是司空见惯的,给领导打伞,难避拍马屁之嫌。这就让友爱所必须的自愿失去了情理。
  
  那么,这种官场积弊,能不能照搬到师生关系上?个人以为,至少在这件事上不合适。首先,老师没有要求学生为她打伞,是学生自愿的,而且打伞是因为老师用手机帮他们拍集体照的时候,有另外一个小朋友提出要帮她撑伞开的头。再则,打伞毕竟不是很辛苦很卑微的行为,与这些学生一直亲密无间的老师,对此顺其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但有人在相关照片中看出了老师的趾高气扬、心安理得,以此认为这位老师的缺德。实际上,在“随手拍”时代,在一连串照片中,要找出一幅“丑态”是非常容易的。就像视频被卡的瞬间,画面中的美女有时也会定格在一个十分难看的表情上。因此,有图未必是真相。
  
  这些还是其次的,问题在于,若要在小学生给老师打伞上找出师德问题,抑或延伸到小学生的动机,就有点人们常说的“过度解读”了。舆论对于各种社会现象的关注,应当是在惩恶扬善上“做文章”。那么,把这件对学生来说可能感到兴致勃勃,甚至很自豪的,对老师来说,事前还没有介意的事情,变成了舆论热点,只会造成师生间甚至社会群体间,在“以此为鉴”下的小心翼翼,使得那些朴素的人间温情发生降温。一个提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不应该被人与人之间的过度谨慎和提防瓦解。
  
  文/知风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知风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5/07/367141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