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组“学校出游,学生为霸气老师全程打伞”的照片在微博热传,引起网友热议。5日下午,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证实“学生为老师打伞”属实。女教师所在学校回应称,当事教师平时与学生关系较为融洽,当天对学生主动为其打伞时未提出异议,现在已作检讨。(5月6日《新京报》)
观察这组照片从微博曝光后的网络舆情,可以清楚地发现大家旗帜鲜明“一边倒”批判女教师的倾向。的确,貌似“有图有真相”,周围阳光刺眼,在行走和长椅休憩的过程中,那名身穿校服、背着书包系着红领巾的男生高举着伞为女老师遮阳,老师则戴着墨镜,挎着包,拿着扇子,神态怡然。配上标题的“神助攻”,大伙的情绪一下子就被点燃。虽然后续报道说,男生自称“自愿为老师打伞”,不过很多人似乎已经不理会本是当事人的男生的说辞。更有甚者,没有确证的基本事实支撑,“被自愿”之类的阴谋论也顺带被热炒起来。
平心而论,事态舆情发展到现在,已经远远超出了就事论事的范畴,其实,激动的人们只不过借着这一事件为靶子,完成一次次对现实不满的发泄。为何这样说呢?目前环境下,在大众印象中,地位不平等的两者似乎很难有不被延伸解读的正常关心行为。这方面的典型是官员与下属,别说下属替他们打伞,就是下属稍微超出本职所在,为官员做些什么,也通常被认为是官员搞特权,弱者向权力献媚、向强势低头。
用这种逻辑看学生替老师打伞事件,也就会认为学生和老师似乎已经超出了教学双方应有的关系。不说男生“被自愿”打伞,就是真自愿,是真的关心老师吗?会不会另有所图呢?如今小学生已经能为当班长找老师拉关系了,谁又能证明那名男生打的不是这个算盘?带“最坏的恶意”来推测,涉事师生很可能不仅需要为自我之过负责,还顺带承受了人们对传统师生关系不平等、教育功利性等固有顽疾的怒气。
这也折射出社会大众的一种群体性焦虑。正是因为社会公平稀缺、功利化思想泛滥等因素的诱导,虽然“尊师重教”是传统美德,不过人们往往很难相信“打伞”背后是出于男生自愿,是师生情深的真情流露。不过,不得不说,如果一开始就让观点、价值判断先行,带着有色眼镜看这一事件,那得出的结论很可能就是扭曲的。
话说回来,如果涉事女教师的确存在过错,如今她已经作出了检讨,该批评教育的,有关方面做的定然不会少,不明具体情况的我们还是别轻易上纲上线、添油加醋了吧。另外,根据最新报道,该教师已经勇敢地站到了媒体面前,承认错误,并哭着央求媒体舆论,“不要再评论小孩子,他们还小,都只有十岁左右。我很担心的,因为他们其实不懂的,就很单纯的”。且不说在这场舆论审判中,个中又有多少委屈。就是孩子还小,孩子真懂得大人们是怎么议论他们的么?这也是一种悲哀,试问在这个纵使是美德佳话都不断被质疑,被拷问的时代中,几张“学生为老师打伞”的图片又能被怎么解读?
文/林旻煜
来源:红网
作者:林旻煜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