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省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和省发改委联合召开的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我省将大力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为全省经济“稳增长”提供支持。在清理过程中,我省将按照合法性、合理性、必要性、便民高效的原则,全面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大力精简中介服务事项,切断中介服务的利益链条,对中介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解决依附于前置审批的中介行为不规范、收费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整治“红顶中介”,引入竞争机制,打破中介垄断,加快项目审批效率,为全省经济“稳增长”提供支持。(5月22日云南日报)
“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通过形形色色的手续、关卡、资质、认证,“红顶中介”们蚕食着行政审批改革的红利。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行政审批事项理应大幅缩减,然而,在有的地方第三方事项有增无减,要完成行政审批事项,跑政府部门花不了多长时间,大部分的时间都耗在中介评估等环节了。简政放权在做减法,“红顶中介”却在做加法。行政审批的门槛越来越低,但评估、鉴证、意见书、技术性检查等第三方中介事项却有增无减。据统计,一般工业企业投资项目要涉及环评等10多个中介服务项目。公民和企业去办事,并没有明显感受到简政放权带来的好处。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清理规范省政府各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通知》明确指出,除法律、法规、规章、国务院决定可以设定中介服务事项之外,省政府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前置中介服务,也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关中介服务材料;省政府各部门能够通过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解决以及申请人可按要求自行完成的事项,一律不得设定中介服务事项;省政府现有或已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不得转为中介服务事项;严禁将一项中介服务事项拆分为多个环节。可见,这次清理中介服务着重打击与政府关系暧昧的“红顶中介”,比如一些地方上被改革或取消的机构,原来的工作人员换套马甲,成立行业协会,延续这些部门的行政审批权,还有些“红顶中介”则是在简政放权过程中,直接成立的中介机构或指定的中介机构,承接其取消的审批权力,以此“借尸还魂”,把持审批权限谋取利益。
实事求是地说,中介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行政审批过程中,有的中介环节是必须的,甚至写入法律法规中,比如环境影响评估、可行性研究等。另外,你亲自去跑,也未必能摸清“证明我是我”的门道,而中介熟门熟路,通过中介去办省时省心,支付一定的佣金即可,花一点中介费免去跑断腿也是划算的。
市场化的中介机构不可怕,可怕的是与权力联姻的权力掮客,中介机构以服务费、会费、投资分红等名义与主管部门结成利益共同体,甚至让相关负责人在中介机构中“占干股”谋取私利,沦为藏污纳垢的灰色地带。当下最为迫切的就是让政府部门与中介划清界限,打破垄断格局,摘掉中介的“红顶”,改变政府部门指定中介的方式,促使多个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充分竞争,让中介回归市场。
文/普嘉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普嘉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