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委、市政府近日联合下发文件,多措并举治理农村婚嫁“天价彩礼”乱象,要求将拒绝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禁止媒人借婚介敛财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文件提出,要加强婚姻登记管理,实行县级集中登记,依法打击利用虚假身份多次与他人骗婚诈取彩礼的行为,规范农村婚姻中介行为。(5月24日《西部商报》)
包括庆阳农村地区在内,国内一些地方的农村、城郊地区盛行婚嫁彩礼习俗。彩礼行情逐年走高,相互攀比,再加上婚嫁大操大办,给部分城乡居民家庭带来了很大压力,甚至“因婚返贫”。一些新婚夫妇成婚之日过后,就将面临较大的债务负担,不得不离乡出外打工,又会带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农村青年夫妇离婚率高企等问题。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越是重男轻女,青年男女比例越显失衡的地方,有儿子的家庭要想讨回媳妇,彩礼“价码”就越高,婚嫁相应就要办得更隆重。
这是因为,在特定环境下,有儿子而不是女儿,会给居民家庭带来更高的社会评价,才可能实现其传宗接代的愿望。依照一般的习俗,嫁到夫家后,女性接管家庭财权,并主要承起担公婆的赡养。尽管事实上,有女儿的家庭通常仍旧可以获得女儿的照顾和赡养,但出嫁妇女需要将财力首先用来赡养公婆。彩礼某种程度上是夫家给予娘家的一种补偿,而操持婚嫁仪式,主要是用来显示夫家财力。
青年男女比例失衡,适龄婚育女性数量少于甚至远远少于男性,女性必然会变得“走俏”,进一步刺激了彩礼行情的走高。说到底,所谓天价彩礼,不过是部分地区的人们因为笃信“多子多福”和重男轻女(并通过胎儿监测设备进一步减少了女婴出生数量),加剧了适龄婚育男女比例的失衡,因而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代价。
彩礼,尤其是天价彩礼,当然要归为陋习,却依附、派生于重男轻女陋习,如果后者得不到治理,相反因为胎儿监测设备、技术的更新,让未来的适龄婚育女性数量进一步减少,那么可以认为任何清理彩礼的行政手段都将不起作用。
甘肃庆阳市对婚嫁陋习出重拳,初衷虽好,却显得急功近利,即将彩礼现象的成因认定为农村居民家庭之间的无端攀比,试图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来改变村民行为。就算当地强力贯彻执行《意见》,将抵制抵制“天价彩礼”、拒绝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条款写入各村的村规民约,也很难避免沦为一纸空文。当然,庆阳方面依法打击利用虚假身份多次与他人骗婚诈取彩礼、媒人借婚介敛财等行为,这项举措是必要的。
那么,地方有关部门能否采取更有力手段,限制部分居民家庭之中,长辈对子女婚嫁的话语权,让青年女性对自己的婚姻说了算呢?如果这样做,能不能断绝有女儿的家庭收取婚嫁彩礼的可能,从根本上清除彩礼陋习呢?看上去,这样做有效保障了青年女性的婚姻自由,但在重男轻女社会文化背景下,却将固化现有社会陋习,进一步降低女性对于居民家庭的“价值”——对于很多村民来说,养育女儿将变得更不划算,更无必要。
文/郑渝川
来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