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兄妹4人服农药中毒死亡,这件事震惊社会,也惊动了共和国总理。李克强总理就此批示:“悲剧不能一再发生”。强调临时救助制度不能流于形式,对不作为、假作为的要严厉整改问责。而七星关区副区长、区教育局长、包村领导等,已经被停职检查。(6月13日《华商报》)
有人对这么多人因此牵连,可能会有所凄然。但仔细想想,但凡相关人员还有一点关心村民呵护孩子的周到和自觉,这起悲剧就会避免。因此让他们停职检查猛然醒悟继而对社会敲响警钟,并不是有人担责那么简单。
警方披露了四兄妹中老大遗书的部分内容,他在遗书中说:“感谢你们的好意,我知道你们对我的好,但是我该走了。我曾经发誓活不过十五岁,死亡是我多年的梦想,今天清零了……”,这笔触冷静得令人颤抖,这叙述从容得令人惊叹。从“死亡是我多年的梦想”这句话里,既看到了酝酿已久的计划,也看到了他的内心世界长期存在的不安。
人只有生的恐惧大于死的恐惧时,才会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循着这个逻辑我们不难想到,这个13岁的男孩一定经历了难以承受的痛苦。而这种痛苦,更多是心理上的创伤。从现在媒体报道的情况看,他们的生活,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住着价值20万200多平米的三层砖混楼房,死时家中尚有粮食(主要是玉米)1000多斤,腊肉50多斤,并非是穷愁潦倒走途无路。唯一不同的是,孩子们缺失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使得小小年纪包括5岁的小妹,都不得不自理自己的生活。为此,老大每天五六点钟起床,喂猪,给三个妹妹做早饭,然后洗碗,再步行三里去上学,一直到晚上六点回家,还要做饭、写作业……这样的生活,让一个13岁的孩子承担,又没有人排解他内心的恐惧,的确有不堪承受之痛。
也许常人无法理解孩子的心理。但是必须承认,他们的心理更加脆弱,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美国心理学家曾经用猕猴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一些幼小的猕猴和母亲隔离开来,在小猴子的笼子里放置了两个“假妈妈”,其中一个妈妈用硬邦邦的钢丝做成,但胸口有奶瓶,另一个妈妈用绵软的绒布包裹,但没有奶水。按照人们“有奶便是娘”的推断,小猴子应该和钢丝妈妈最亲近。可事实不然,小猴子除了饿了才靠近钢丝做的妈妈外,其余就呆在绒布妈妈那里。这个结果,证实了婴幼儿内心本能的向往与恐惧。他们对温暖的依恋,甚至超越了对食物的需求。猕猴和人类的基因有94%的相似度,因此这也折射了人的初期的情感状态。所以有专家说,孩子过早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会对其心灵造成一生难以弥补的创伤。贵州毕节的这起悲剧,你能不对此笃信不疑吗?
一只母鸡不会把小鸡托付给别的母鸡,一头母猪也不会把任何一头小猪托付给别的母猪照料。但是人会,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可是万物之灵常常忽略了孩子的脆弱与胆怯。这不能怪孩子不够坚强,只能怪人的基因本就如此。所以那些不得不外出打工的父母,那些留守孩子当地的组织,在孩子尚处于恐惧阶段的时候,再不要加剧他们的寂寞,让他们在可靠的托付中安然无恙地成长。须知恐惧与寂寞不期而遇,就会成为自杀的推手,就会成为悲剧的产婆。
文/雷钟哲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雷钟哲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