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不作为”锦旗何妨多一些宽容

来源:红网 作者:岳乾 编辑:夏熊飞 2015-06-17 00:02:27
时刻新闻
—分享—

  因给政府部门送不作为锦旗却遭行政拘留,农民工张蓬冲杨凤强日前分别将河南省平顶山市公安局光明路分局告上法庭。今年五月,该数名农民工给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安局先后各送了一面“不作为奖”锦旗,随后张蓬冲及其所在公司经理谢金红等四人被当地警方以涉嫌扰乱单位秩序为由行政拘留。(6月15日《南方都市报》)
  
  送“不作为”锦旗,在我们社会不是头一遭,近两年,不乏市民给政府机关送“不作为”锦旗者。但因送锦旗而被拘留,这却是头一例。
  
  送“不作为”锦旗,乃是民众向政府机关反映问题、表达不满的一种独特另类方式。可以想象,对当事机关来说,“不作为”锦旗的确令其大失颜面、脸上无光。然而,“不作为”锦旗的背后,必然是民众所遭受不公平待遇、久久得不到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事关其基本生计,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无非是希望引起有关政府机关的重视,希望在政府机关的干预下,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为此,对于对“不作为”锦旗,政府机关何妨多一些宽容?
  
  更多一些宽容,详细了解锦旗背后的诉求,仔细听取民众的呼声。对于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则积极改进、无则加勉;对于民众的诉求,积极予以回应,合理则予以解决,不合理则依法告知。若能如此,“不作为”锦旗,固然令人脸上无光,但也是一种激励与鞭策,激励、鞭策政府治理水平的提升与施政能力的优化。
  
  相反,若不宽容,因丢了脸面而恼羞成怒,意气当头而采取强制手段,将原本民众对政府机关可能存在的小意见激化成大意见,将原本社会内部的利益问题异化成民众与政府机关的对立与冲突,实在是得不偿失。不宽容,政府机关既挽回不了脸面,更有可能进一步加深民众对于政府机关的偏见,进一步激化官民的矛盾与误解。就这一事件而言,当事机关不宽容的后果即是被行政起诉,最终不得不与对方对薄公堂,丢尽了脸,也失掉了民心。
  
  更重要的是,送“不作为”锦旗,是一种较为委婉、温和的意见表达方式,也不为法律所禁止,相比那些非理性、非法的意见表达,送锦旗无疑更应该被政府机关及社会所接受、重视。若对这样温和的方式仍不宽容,必以强制的手段来回应,其结果则是将意见表达者推到非法、不理性的彼端。诉求必然要被表达,既然以温和的手段解决不了问题,则只能采取激进的手段;既然以合法的方式得不到关注,则只能采取非法的手段。现实中,很多悲剧事件起初也是因为温和、合法的方式得不到关注,很多群体性事件也是因为“大闹大解决、小脑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欺软怕硬”的信访逻辑所酿成的。
  
  当然,宽容也有其底线,这一底线即是法律法规。政府本为保障社会公正、维系公共秩序而设,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所依凭的即是法律法规。由此,政府必须甄别民众合理的诉求与不合理的诉求,必须要厘清合法的方式与非法的方式,对于合法的诉求则予以支持、宽容,对于非法的诉求则予以打击、不宽容,恩威并施,如此才能真正增进公共利益、保障公正秩序。相反,若“欺软怕硬”,对于合法的、温和的方式不宽容、不回应,而对于非理性的、非法的方式则一味姑息、过于宽容,只会向社会传达出错误的信号,造就一个是非混乱、善恶不分、合法非法价值观倒置的社会。
  
  文/岳乾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岳乾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6/17/371158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