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葛朗台”式贪官的矛盾与统一

来源:红网 作者:任评声 编辑:夏熊飞 2015-07-14 00:02:20
时刻新闻
—分享—

  镇江市民防局原局长朱冬生就是这样一个“葛朗台式”的贪官,他一方面省吃俭用至极,衣领磨得毛边开线,宁可坐2个多小时公交到乡下去买爱吃的豆制品,也要省下汽油钱。一方面大肆受贿至极,把持审批权,权钱交易,先后受贿195万多。最近,朱冬生被镇江市中级法院以受贿罪判刑11年,并处没收财产50万元。(7月13日《扬子晚报》)
  
  经由大文豪巴尔扎克的妙笔,葛朗台俨然成了“守财奴”的代名词。这样的“抠门小气”形象和“贪婪无度、骄奢浪费”的传统贪官形象似乎楚河汉界、泾渭分明。但“葛朗台”上身的贪官却并非只有朱冬生一人,从人前穿衣朴素骑自行车上下班,人后家中藏上亿现金的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到从不吃肉,一件棉布背心穿30年却受贿两百多万的吐鲁番地区水利局原局长曹培武,再到一双鞋换了三次鞋底家里赃款塞了五个保险柜的贵阳市人民政府原市长助理樊中黔。这些“葛朗台式”贪官无疑将“满嘴仁义道德、清正廉洁,暗地违法乱纪、贪墨公帑”的虚伪和矛盾表露无疑,更进一步深化了“复合型贪官”的表象特征。
  
  一方面贪婪成性,另一方面却节约抠门,“葛朗台”式贪官的性格特质和生活习惯无疑是相当矛盾,与人们对贪官的传统印象格格不入。但他们的节约背后暗藏的却是对金钱和物质的无度追求,是对贪婪欲望的自我放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葛朗台”式贪官的“节约成性”与“爱财如命”又是统一的。
  
  纪检部门和民众以“节不节约”为标准来衡量一名干部是否清正廉洁是一个相当危险的倾向。说到官员生活简朴就是好官,说到官员生活讲究就是贪污,这些“标签化认识”会无形中影响我们对一名干部的正确评价,甚至产生“灯下黑”的情况。这就是为何“葛朗台”式贪官曝光时我们会无比惊讶,这也是为何“葛朗台”式贪官愿意贪了钱却不花。
  
  常言道“画虎画骨难画皮,知人知面不知心”。“葛朗台式”贪官的出现,说明惩防腐败已经进入“深水区”。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将会越发复杂和艰巨,腐败分子将会绞尽脑汁、花样不断地为自己的贪污腐败行为披上各种看起来很美的“画皮”。要撕开“葛朗台”式贪官的画皮,识破其伪装面目,关键是要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并逐步建立健全干部财产登记制度,加大干部个人信息透明度;要将权力摊在阳光下,构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等多位一体的监管机制;要破除“重表面观察轻深度挖掘”的迷思,及时掌握干部的思想动向,对贪污腐败实行“零容忍”。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打击其侥幸心理,不给其任何可乘之机。
  
  文/任评声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任评声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7/14/373673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