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学创新不妨从一份通知书做起

来源:红网 作者:陆高峰 编辑:田德政 2015-07-30 00:02:20
时刻新闻
—分享—

  武汉大学官方微博微信公布了该校今年录取通知书的图片后,陆续有人在网上发帖称武汉大学今年的录取通知书和中国人民大学去年的很相似,质疑武大抄袭人大创意。更有网友调侃,不要上错学校。(7月28日《长江日报》)
  
  仔细看一下两家大学的通知书,简单断定为抄袭似乎有些草率、严重,但是两份通知书的设计的确如网友指出的那样,“在字体、图案元素、整体风格上都存在一定的雷同程度”。事实上,两份通知书不光设计雷同,而且设计水平也难以恭维。两所在国内举足轻重的大学,连一份像样点的录取通知书都设计不好,甚至还出现“撞衫”现象,再联想到不久前复旦大学出现的校庆110周年视频和校庆歌曲接连被人质疑抄袭事件,不能不让人对国内高校的创新能力感到忧心。
  
  大学是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机构,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引擎。但是,如今自身创新能力和创新机制却颇受诟病,甚至在一些最基本的细节上为社会留下笑柄,实在汗颜。除了录取通知书、校庆视频、歌曲等出现抄袭雷同外,现在很多大学的校园建筑、结构布局、学科设置、课程设置,甚至在人才培养标准和对引进人才的要求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相互雷同和模仿现象。这不仅不能体现大学的特色和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创新能力和个性化能力的贫乏。
  
  当前,大学创新能力的低下除了体现在通知书、校庆视频、歌曲等相互抄袭的外在细节上,在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等核心环节,也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如我国被称为是论文生产大国,但是却并不是一个科研强国。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一年论文产量达34万篇,在2007年我国工程类论文数量就已经超过美国,跃居全球第一。但是,有创新性的成果却乏善可陈,据有关统计,我国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在2015年全球顶尖500所大学排行榜上,国内大学只有2所大学进入百强,且均排名在30名以外。
  
  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体现国家软、硬实力的重要成分。一个缺乏创新,只习惯于抄袭和跟随的民族是可耻、可悲的。大学在国家创新能力的养成和提升,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职能。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家和民族国际竞争能力,大学应该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而履行好自身创新,不妨从细节小事着手,从一份像样的录取通知书做起。
  
  文/陆高峰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陆高峰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7/30/375159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