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相关事宜。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7月29日中国政府网)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不到位,综合表现为不少大城市一到夏天就上演雨天“看海”的桥段,内涝严重,大量积水无法排出,造成交通瘫痪、地铁停运、航班延误,甚至出现人被吸入下水道的伤亡事故。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为人诟病已久的现象:一条马路,刚修好不久,又被挖开铺设管道、电缆等等,如“拉链”一样反复开关。
法国文豪雨果曾说,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高耸的摩天大楼、宽阔的马路、闪烁的霓虹灯,标志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地方领导的政绩。可是,没有“里子”哪来的“面子”?城市像是一个完整的人,看不见的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的五脏六腑、循环系统,地下设施不健全的城市,是生病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不到位,根本原因是城市规划建设缺乏统筹性、科学性、前瞻性。一方面是城市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各自为政造成的,一条马路,埋了水管埋气管,埋了气管埋电缆,反复开挖,给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的同时,还影响城市美观,造成大量资金浪费。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建设跟本没有为地下管网的建设预留发展空间,一旦遇见暴雨,地表水无法排泄,造成城市大量积水。
地下工程是庞杂浩大的,应该一次到位,往后即使有完善,都只是小范围的,如果反复开挖改造甚至推倒重来,将是人力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笔者认为,各地首先应树立科学的规划理念,在规划阶段就应着眼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之需,为地下综合管廊预留足够空间,同时地方政府应统筹职能,建立一个可综合协调地下空间建设的机构委员会,严格审批开挖计划,收集协调不同部门地下管网铺设需求并进行优化整合、统一调度。
其次各地在立足于实际的同时,要学习借鉴国外修建“共同沟”的先进经验,将市政、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彻底改变以往各个管道各自建设、各自管理的零乱局面。尤其是在目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更要吸取教训,力争将地下管廊一步规划建设到位,并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从而全面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作为地方主政者,也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地下建设不如地表建设那样能产生显著的政绩,但对于城市居民和后任政府主政者来说,都是长期收益。
让城市发展表里如一,让光鲜的面目下有健康的“里子”,是每一个城市主政者都应该考虑的问题,或许完善地下管廊建设需要若干年,也在短期内看不到受益,对于子孙后代来说,将受益无穷。
文/余尉僖
来源:红网
作者:余尉僖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