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去年11月启动了一次招录警察计划,引得大批基层教师离岗,转而成为公安战线的一分子。会宁全县,此次总共招录了189名警察,其中有171名来自教师行业。(8月12日《中国青年报》)
会宁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干旱少雨,生存环境恶劣。但该县却有骄人的教育成绩——因盛产高考状元而被誉为“状元县”,在教育界被概括为“会宁精神”。一次性如此之多的教师离开教育岗位,对当地教育影响不小。
据考上的老师自己介绍,有的认为当警察才算是有意义的工作,为了实现梦想去考了警察;有的是为了警察较为高的津贴和工资;有的是因为教师工作过于平淡、封闭才选择离开。但是在笔者看来,无论何种理由,都逃不开教师地位低、工资低、没有上升空间这个根本原因。教育质量如此高的会宁,想必教师压力不会小。但相对应的,教师地位和待遇也应该较高,才能对得起教育者的辛勤付出。然而大范围的离职潮却表明,教师的地位和收入都不高,无法留住人才——不仅是警察招考,也不仅是会宁,许许多多西部地区,每年的公务员考试都吸引了许多老师报考。
考上了警察就能实现梦想、脱离“苦海”吗?基层民警并不轻松,高津贴、高工资是和高强度、高风险相对应的。如果离职的教师真有当警察的梦想,那么从此可以有奉献和施展的舞台,但假如仅仅为了进入公务员队伍拿高津贴的话,笔者认为,教师们也许想错了。公务员,尤其是基层民警,最需要的是奉献精神。警察并不单单是一身警服的荣耀,更是保一方平安的责任,且对个人素质要求不比教师岗位低,各类突发状况中,对个人体能、应急能力都是极大考验。优秀的警察队伍,还需更多专业的法治人才来构建。
有教师认为,做老师“成天和娃娃们打交道,辛苦又平凡”,试问,哪一样工作不是辛苦又平凡的?甚至有人认为教师与警察比,警察“有气势,才是男人应该干的工作”,难道一个男人非要一身制服才能显示自身气势?教书育人,哪里丢人?很遗憾,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竟然如此被“嫌弃”,恐怕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反思,为何这么多教师背弃讲台?考上警察岗位的教师们也该思索,为梦想也好,为津贴也罢,为何就不能为奉献、为人民服务?
虽说人才应合理流动,但一个职业群体如此大规模地背离岗位,奔赴另一个职业,必定是人才机制、社会导向、政府政策出了问题。基础教育的崩溃对人才的梯度培养影响深远。当越来越多的教师因为待遇低、社会地位低而离去,我们亟需重塑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有了优秀教师才能培养优秀人才,整个社会才不至于遭受人才断崖式危机。
文/余尉僖
来源:红网
作者:余尉僖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