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儿渐圆,中秋氛围愈加浓厚。9月27日是农历八月十五,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陈小静是徐州市11路公交车的驾驶员,陈小静工作了6年,每一年的中秋节都没在家过。今年的中秋值班表上还是他,也没有办法和家人一起聚聚了。他说:“中秋节当天我要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才能下班。晚饭,就把随身带的饭在歇息的间隙里吃了。”(9月23日《彭城晚报》)
每到节日前夕,我们总会在媒体上看到这些“N年不过节”的感动。珠海的一位环卫工全国劳动模范,她已经10多年没在节日吃过团圆饭了;扬州的一位警察优秀工作者,他也是好多年过节的时候没有回过异地的家了。在采访他们的时候,他们说的都是:为了大家的欢乐,我的付出是值得的。而媒体还往往会加上这样一句话: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她)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不知道这些“优秀”们,“模范”们的内心世界究竟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6年不过节,10年不过节的背后,绝不仅仅是幸福的微笑。一个人有多少岁月?一个人有多少个和家人在一起过佳节的时候?一年也就两个重要传统节日,按照平均寿命70多岁计算,能够和家人在一起吃团圆节日宴的机会也就是140多次。谁不想和家人在一起?
国人最看重的,就是传统佳节的团圆了。只要有机会,只要有时间,即使是远隔千山万水,即使是距离天涯海角,也会是风尘仆仆地往家里赶。大家在意的不是一顿饭,而是那份情。大家在意的不是一杯酒,而是见一面。可以说传统佳节是我们情牵梦绕的日子。有人说,现代人忘记了传统佳节的意义。可是,当韩国人将我们的端午节、中秋节拿去申遗的时候。当韩国决定把中秋节的假日延长一周时间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我们是如何对待传统佳节的?
弘扬传统文化,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嘴上说说,更需要的是真正做做,要给大家更多的时间。
具体到徐州的这位公交车驾驶员“6年没过中秋节”的情况来说,我们就不能只是一味地说很感动。的确,对于一些行业来说,需要加班加点,需要坚守岗位。但是,这不是让一个人6个中秋节都“一直在路上”的必然。这暴露出的问题有两个。
其一,节日值班安排不合理。一个单位有很多员工,节日加班是必须的,但是让一个人年年加班却不是必须的。这需要实现轮流节日加班。今年是你,明年就应该换个人;其二,值班安排欺负老实人。很多单位都是这样,把最重的活,把最苦的活,都安排给老黄牛,虽然这样的安排便于落实,但也是不妥的。
无论是“6年没过中秋”,还是“10年没过春节”,这样的感动都应该少点再少点。不能只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更要看到他们心里的无奈。
文/郭元鹏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