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男孩危机”是世界级难题,男孩的教育问题凸显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危机。为此,南京新城中学开启“男孩教育”系列活动的第一讲,关注男女比例失调和日益凸显的“男孩问题”,针对男孩在初中阶段身心发育和行为习惯的特点,研究并初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男孩教育”模式,引导新城初中的男生逐步形成深邃的思想,拥有渊博的知识,修炼儒雅的气质,培养果敢的精神、合作的态度和勇于担当的意识。(9月29日《现代快报》)
如今,在中学里,许多男生说话细声细气,内向害羞,胆小怕事,不敢担责,甚至忸怩作态,而部分女生则变得大大咧咧,粗犷泼辣,实足的“假小子”作派——越来越多的孩子“中性化”。这种性别教育的缺失现象早已引起教育有识之士的关注和重视,许多学校已着手拯救;2012年初郑州十八中试行了新校规28条“阳刚男生秀慧女生”标准,并评选出了“阳刚男生”和“秀慧女生”各22名,作为学习的榜样;同年,上海市第八中学为特地开设“上海市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期望培养“浩然正气、乐学善思”的男生,面向全市招收60名学生。此后,全国各地也有不少地方进行“男子中学”的试点,试图拯救积重难返的“男孩危机”现象。
当然,“男孩危机”是由社会多方面的影响造成的,若只靠学校教育这一块努力,肯定势单力薄,一时难以产生实际性的社会效果,更难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危机,让男孩的言行举止和思维方式回归到正常的成长轨道上来。但笔者仍然认为开启“男孩教育”模式的努力是值得的——至少可以从教育氛围和舆论导向让男孩子们认识到“细声细气,内向害羞,胆小怕事,不敢担责,甚至忸怩作态”并不是什么男性的“阴柔之美”,长此下去,肯定会对男孩的成长产生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是每个男孩必须正视并着手改正的不良行为。
据悉,南京新城中学开启“男孩教育”系列活动中,曾向部分学生调查男生要具备的品质,结果显示:男生选出的前三位是敢于担当、心胸宽广、睿智果敢;女生选出的是儒雅的绅士风度、敢于担当、心胸宽广。遗憾的是最能从外表上体现男人阳刚之美“体魄强健”这一选项,竟被在男生选择中列倒数第二,在女生选项中列倒数第一,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为此,新城初中正式启动“男孩教育”:计划开发系列男孩课程和活动帮助男生成长与发展。在军训中锻炼男生坚毅和超越自我的品质,在运动会中培养男生集体主义精神、协作精神、坚强的毅力、强健的体魄,学校的校本课程中开发街舞、辩论赛等课程,培养男孩睿智果敢、应变表达、团队协作、广阔视野等素质。
总之,对于南京新城中学这一系列大胆而又有益的开启“男孩教育”的尝试,我们应当给予更多的支持。虽然说,这些活动一时难以改变“男孩危机”的现状,但学校至少已在学生思想上形成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明确的目标,这对正处在性格形成阶段的中学生来说非常及时和必要的,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所以说,这是一桩值得期待和肯定的大好事。
文/刘银河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刘银河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