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心了,旅游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来源:红网 作者:知风 编辑:夏熊飞 2015-10-26 00:03:08
时刻新闻
—分享—

  “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个典故,虽然出自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但已被用作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最近,对于低价旅游团事件,人们在谴责相关旅游公司无良的同时,也在讥笑那些因贪便宜而上当的游客。事实上,有多少受骗上当的人,不是因为贪便宜呢?不过,如果跟团旅游,一旦受骗上当,可能要蒙受双重损失。
  
  国家旅游局提示:游客参与不合理低价游也将被处理。游客与经营者签订虚假合同,一方面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另一方面,一旦被查获,不仅不能获得赔偿,还将受到处理。国家旅游局正在研究制定相关的处理办法(10月25日国家旅游局网站)。
  
  说心里话,笔者对国家旅游局这条措施有点窃喜的,因为,有些游客居然会相信一次费用不够一张机票钱的旅游,也有点利令智昏了。天下没有免费午餐早已成了“真理”,哪里还会有倒贴的买卖?但是,如果因为贪便宜而上当,其中更可能包括了不领行情的人,在吃了旅游团的亏后,不仅不能获得赔偿,还将受到处理,于法于情是不是说得过去?
  
  国家旅游局的理由是,游客不得与经营者签订虚假合同。这个说法看上去冠冕堂皇,但实际上是不合情理的。首先,假如将此理解为游客的自觉行为,那么,游客如何判断合同的真实性?旅游合同不像其他商业合同,其相对人只是普通游客,不一定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其次,双方都受到处罚的合同,必然是联手侵害第三方的利益,那么,在“低价团”引发的矛盾中,除了游客上当,还影响到谁的利益——如果给旅游管理部门造成的麻烦,影响了他们的名声不算的话。
  
  如果旅游“低价团”存在“虚假合同”,实际上是一种合同欺诈。合同欺诈的行为表现为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订立、履行合同的行为。司法解释为“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而国家旅游局认为“虚假合同是经营者为规避行政主管部门执法检查,先与游客达成某种默契”。
  
  那么问题来了,所谓的“虚假合同”,是指“通过变更行程,减少游览时间,增加购物时间,使游客在不知不觉中受骗上当”,这就前后矛盾了。这些“变更”内容,只有在合同中明确并得到游客的认可,才能达成“某种默契”,否则,游客就不存在“与经营者签订虚假合同”的故意,游客自然就成了受害者。前文说过,普通游客不一定都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一旦被经营方“请君入瓮”,根本就意识不到是在与经营者签订虚假合同,怎么去选择使得使“不得”?
  
  在这其中,本应有旅游管理部门通过监督把关,切实保护游客的利益,怎么变成了需要游客自己甄别合同的真实性?即使旅游管理部门工作上难免有疏忽,被经营者钻了空子,也不能把游客受骗上当,看做是与经营者联手规避行政主管部门执法检查;就算游客的损失无法挽回,也不能“还将受到处理”。国家旅游局如此“双管齐下”,似乎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得游客在知道上当后,也只能忍气吞声。因为,维权的结果,很可能“不仅不能获得赔偿,还将受到处理”,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
  
  文/知风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知风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10/26/382219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