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际科技论文如何走出“造假”的泥潭

来源:红网 作者:张健 编辑:刘艳秋 2015-11-14 00:15:34
时刻新闻
—分享—

  国际科技论文被视为一国科研实力的象征。然而,今年3月,英国现代生物出版社撤销43篇论文,其中41篇来自中国。8月,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撤回旗下10本学术期刊上发表的64篇论文,绝大部分来自中国。10月,拥有《柳叶刀》《细胞》等知名学术期刊的出版巨头爱思唯尔撤销旗下5种杂志中的9篇论文,全部来自中国。(11月12日新华网)
  
  中国百余篇国际论文轮番被撤,伤了中国学术界的颜面,同时也为以后中国科技论文的国际发表敲响了警钟。教训是深刻的,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重视,但是中国近些年来科技学术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不能因为论文被撤销就对我国科研水平的总体提升和对世界的贡献下否定结论,当前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论文造假。
  
  被撤销论文,问题的确客观存在,虽然相比于我国科研论文总数世界第二,撤稿是其中一小部分,但范围之广、影响之坏等问题不容我们小觑,不能因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引以为戒是必须的,查缺补漏是必要的。
  
  发表国际科技论文,往往被视为国家科研实力强弱的象征,更是向世界彰显国家科研成就的实力。所以科技论文与科研事业一样,有着非常严谨的要求,撰写者必须要有相关科技领域独到的见解和足够的专业知识才能够完成。
  
  但是有些作者为求名利,在评职称等这样对国际论文数量有硬性要求的时候,自己完成不了或是完成不好,就寻找“枪手”代写,这是赤裸裸的欺骗,更是对科技严谨性的亵渎。
  
  对于学术论文发表问题,笔者不持偏见态度,一方面可以通过论文发表,展现个人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科研工作者们在相互的学习借鉴中可以少走弯路。但是对国际论文数量有硬性要求这点上却不太认同,因为这样容易导致发表论文的出发点偏颇,不利于展现真实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
  
  之所以有人选择让别人有偿代写、发表国际科技论文,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获得工作的认可和职称的提拔。国际科技论文发表的动机不纯,作者的弄虚作假就成了顺理成章的问题了。
  
  另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是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组织,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意见,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等是该会宗旨。除了要对违规的科技工作者查处外,还应该着手于如何解决论文造假问题,提前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此次中科协对论文造假者的处理态度非常坚决,这实有必要,但是笔者认为可能这样的处理再早一点会更好一些。在笔者看来,有病吃药、亡羊补牢是中国很多地方管理上的通病,不出事就皆大欢喜,出了问题就枪打出头鸟,这样的头痛医头、脚疼医脚是否能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只能是仁者见仁。既然不想把面子丢到国际上去,提前做好科技领域的学术论文进行国内初审,应该也是可行的吧!
  
  文/张健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张健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11/14/383950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