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不知死亡者,亦不知道真正的人生何时开始。国内死亡教育就如性教育一样犹抱琵琶半遮面,我们有生的渴望,但也免不了一死,若能够转换角度,把死亡提到教育层面,也不失为戳破一层遮羞布的创新之举,换句话说,如果让你去思考死亡是什么,你又会如何做呢?
近日,华师附中“欧洲文化巡礼”一堂选修课上,老师就给学生们留下了一道关于死亡的作业题目:试想,如果有一天你离开了人世,在你的葬礼上,你的家人或朋友会如何回忆你?同学们交来的作业让老师感到惊讶。(12月15日《南方都市报》)
对于死亡,很多人都讳莫如深,这来自于中国几千年来对死者的敬畏以及避讳观念,举行葬礼是悲痛欲绝之事,平常人家都刻意回避的话题,更何谈提到教育层面?正是这样根深蒂固的保守观念,让死亡教育一直停留在口号化的层面,没有人敢去碰这类邪乎的事情,也没有人敢去呼吁大家正视死亡教育,以至于将“设计葬礼”与死亡教育挂钩会遭到舆论的口诛笔伐。
中国传统文化避讳谈死亡,因为内心恐惧死亡,不谈论它是最好的心理防御。很多人都在质疑设计葬礼的合理与否问题,殊不知,他们质疑这堂死亡教育课的原因就在于戳到了内心深处隐晦的秘密,正是因为死亡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愿意提及但又不得不面对的痛处,才会引来大家的强烈反应,但是别先急着质疑,我们先给死亡教育“定个性”。
死亡教育在国内受争议的同时,在国外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上世纪80年代英国的教育改革方案,其中就包括“死亡和悲哀”等学习项目,健康教育的标准也包括了“死亡和丧失”课程,为年龄低至11岁的儿童开设内容与死亡有关的课程。而美国也在一些小学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在教育部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当起教师,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他们轮流通过演剧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如果说国内的死亡教育还需要欲言又止的话,那么以这两个国家为对比,可见我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了,而且我国的死亡教育还存在着巨大阻力,这种阻力来自亲人之间的价值冲突,纵是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也没有改变人们心中的观念缺失。
但是,如果单论让学生设计“葬礼”是值得推崇的话,也是以偏概全的,毕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教育方式不同,受社会观念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而同样的教育方式也应该因时因地而制宜。初中孩子的思考,相比于高中生来说较豁达和真诚,十二三岁的少年对于要留给世间一个怎样的自己,会做出很充分的思考,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大人,这是因为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心理还没有那么严重,至于这是优点还是缺点,我们无法断言,至少“少年杀师”并不是个例。而高中生相比于初中生来说,对死亡葬礼的认知就相对拘谨和造作,归根结底,还不是一种观念问题——年龄越大,离死亡就越近。所以,死亡教育的两大目标被人质疑的同时请不要否认它的合理性,现代教育应该随着时代观念与时俱进,坦诚面对死亡事实的同时不妨也鼓励这样的“葬礼设计”,不管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他们都是情感教育的一部分。
我们不敢去正视死亡,是因为恐惧;我们不赞同学生设计葬礼,是因为自己避讳;但是大量的事实证明,我国的死亡教育极度缺乏。学校没有开展关于死亡或者生命教育的课程,才间接导致了那么多学生杀害老师的案件发生,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死亡避而不谈。
文/宋潇
来源:红网
作者:宋潇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