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向往一场如期而至的雪

来源:红网 作者:谢浮名 编辑:刘艳秋 2016-01-21 00:03:38
时刻新闻
—分享—
  在这传统的数九寒冬,天气确乎渐渐冷了。据天气预报,整个江南地区,将出现大雪甚至暴雪。这消息,炸爆了网络。几天来,网友们议论得最多的话题,“雪”肯定排在前三位。议论中,充满了向往。
  
  躺在床上,想象着的那场纷纷扬扬卷下来的漫天飞雪,鹅毛般均匀柔软地铺在地上,洁白、晶莹,弹性饱满,如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心就兴奋得不住地打颤。
  
  从前,这样的雪是有的,而且每年如约而至。行走在乡间小路,纵目所及,白茫茫一片,一直延伸到天边去。于是,仰头蓝天白云,低头白雪皑皑,雪光映着日光,壮观极了。那时的河流湖泊甚至池塘,是可以溜冰的,小伙子大姑娘们,还有调皮的顽童,成群结队地在冰面上欢快滑行,任耳边呼呼风响,脸蛋冻得通红,鼻孔喷着白气,也要把清朗的欢声笑语,远远地传开去。天地间都似乎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可惜,这场景,已经好多年不见了。
  
  今年,我们憧憬的这场大雪,真的会如期而至么?
  
  天气阴晴不定,但雪没有来。
  
  我们差不多习惯了暖冬。好多年来,已经很难看得到一场像样的雪了。即便有,也是稀稀拉拉,撒下几粒冰珠,不见了鹅毛模样。本真世界,已经面目全非了。
  
  天上雾霾重重,从前的蓝天白云,不见了踪影;水资源充沛的洞庭湖边的村庄,喝不上达标的饮用水;昔日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如今成了大草原。据说,海平面也在逐年上升,吞噬着岛屿和陆地。难道今后的冬天,也将不复白雪皑皑么?
  
  我们总是在自己惩罚自己!
  
  早一向,家乡传来消息:县城周边,突然冒出大片“天坑”,导致池塘干涸,房屋坍塌。一时人心惶惶,担心一个不留神,会掉进突然出现的“天坑”里,纷纷搬离故土。有几个村庄,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已经荒无人烟。其原因,是几十年无度开采矿石,把地下掏空了。想一想,如果稍有地震,这一带会造成多大的灾难!我们常常饮鸩止渴,为了一时的利益,不知疲倦地破坏赖以生存的环境。其结果,当然是自我毁灭。
  
  一切天灾,都裹挟着人祸的因素。但我们偏偏在不自觉地制造人祸,且乐此不疲,习以为常。
  
  大雪不来,影响赏雪的雅趣,算不上什么大事,顶多不赏雪就是;但危害了环境,事情就大了。“瑞雪兆丰年”是广为流传的农谚。一层厚厚而疏松的积雪,像给越冬农作物盖了一床御寒的棉被,对农作物的保护作用,众所周知。大雪还能增强土壤肥力。据测定,每1升雪水里,约含氮化物7.5克。雪水渗入土壤,就等于施了一次氮肥。雪水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所以又有一句农谚:“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原来,我们的美好的生存状态,仰赖诸如冰雪雨露、日月星辰等的赐予。
  
  如果冬天没了大雪,星辰不依常轨运行,春天不再和风轻送,百花盛开;天色消失了湛蓝,代之以沉沉雾霾,日月紊乱了东升西落,江河改变了流向,湖泊不见了碧波荡漾,山林失去了青翠欲滴,湖泊成了草原,草原成了沙漠,我们还能拥有美好?
  
  在这隆冬季节,我向往一场雪,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像一个陷入苦恋的小伙子,祈盼着那个姑娘到来。
  
  今冬的这场雪,会如约而至吗?
  
  文/谢浮名

来源:红网

作者:谢浮名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1/21/389284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