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除烦苛,禁察非法”源自《后汉书》,原文为:“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大意是,要去掉不方便老百姓办事的条条框框,特别是政府官员不要轻易去扰民。原文中的“宠”即东汉大臣刘宠。当年刘宠因通晓经学被举荐为孝廉,出任东平陵县令,有仁惠之政。刘宠任会稽太守时,除去那些繁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使得郡中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深受人民爱戴。
当这条古语穿越1800多年,来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立刻吸引了与会代表委员的眼球,引发网民热议。总理亲加的这8字典故,与当前中央致力“简政放权”的理念息息相通,散发出强烈的信号意义。十八大以来,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成为网络热词和新一届中央政府的首要大事,国务院连年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并积极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国各地随之开始了一场“简政放权”的热潮。
大家想必还记得,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入了“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的表述,引发了代表委员和社会舆论的热烈反响。在随后召开的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引用《礼记》《论语》详解“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纵观中国历史,凡盛世往往都“居敬行简”、轻徭薄赋,政府施政要义,在于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
“简除烦苛,禁察非法”,就是要主动融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放松管制,让老百姓少跑腿,让企业好办事,让干事创业不再有那么多的麻烦。行政审批手续繁琐,“块数据”不能聚合成可以共享的“大数据”,势必会制造许多办事“障碍”,让群众跑来跑去,催生诸如迁户口须证明“你爸是你爸”、找工作须证明自己“品行良好”、买房须证明“之前未婚”、出境旅游须证明“你妈是你妈”等奇葩证明。
“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不仅是历史的样板,理想的愿景,更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李克强总理将这8字典故亲自加入政府工作报告中,耐人寻味,蕴含着人民群众的深切期待,彰显了政府改革的勇气决心。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日子里,“简政放权”将迈出实际性的步伐,“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将照亮现实,我们的市场将更有活力和生机,企业和百姓亦将因此获得更多的红利和福祉。
文/高福生
来源:红网
作者:高福生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