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我们周围也经常碰到类似的“洗碗效应”。比如职场中会干的不如会说的、老实巴交的不如油嘴滑舌的,还有个别人往往是对上勤、对下懒,嘴头勤、手头懒,向领导汇报工作说的头头是道、天花乱坠,而具体工作中却挑肥拣瘦、拈轻怕重。对号入座到官场上,“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洗碗效应”弊端更是显而易见。这就好比大家一起吃饭,有的人吃完一抹嘴就走了,有的人等着洗碗。长期洗碗的人,打破碗的几率势必高些,就会经常受到斥责,不洗碗的人反倒没有错误。
这是一种可怕的现象,如果任由这等风气蔓延,势必导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者就会越来越多,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洗碗者”则会越来越少。更为危险的是,长此以往,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就大打折扣,导致国家政令不畅、执行不力,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破坏良好社会风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人,只要做事,都会出差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犯错误,一种是死去的人,一种是还没有出生的人。古代就有“不以一眚掩大德”“不以二卵弃干城之将”的说法。今天,我们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即便再怎么小心细致,也难免“磕碗碰盘”。所以,对“洗碗者”的工作闪失只要不是为个人谋私谋利,只要不是犯了原则性、法纪性错误,就应该予以谅解和宽容。
中央高瞻远瞩,看到了“洗碗效应”的危害性,立即进行整治。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纪委机关报刊发《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一文,提出鼓励干部“啃硬骨头”,如果为此出现失误或差错,引起“心怀叵测”人的诬陷,组织上要坚定保护,不让“领头羊”成“替罪羊”。这篇文章,就是要明确向全社会传递一个信号:坚决地为改革者(洗碗者)“撑腰”。同时,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掷地有声地强调:“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来自中央的理解与支持,给“洗碗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当前,随着发展的深入推进,一些改革措施遭遇到了“中梗阻”,一些重大战略难以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洗碗效应”的负面影响不无关系。一些领导干部有顾虑,不敢改革、不敢创新、不敢担责,他们认为“枪打出头鸟”“做得越多风险越大”。面对这些状况,组织上必须要立刻站出来为“洗碗者”出头、撑腰、鼓劲,理直气壮地支持那些敢干事的干部,旗帜鲜明地鼓励那些敢创新的干部,真心诚意地宽容那些有失误的干部,使干事创业的干部有干头、有甜头、有奔头,而不至于把心思消耗在后顾之忧上。同时,还要通过健全激励机制,让“洗碗者”尝到“甜头”,看到干与不干确实不一样;通过推行容错纠错机制,让“洗碗者”感受到“依靠”,释放出更多的工作活力。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勤于“洗碗”的实干者得到提拔和肯定,才不会再出现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流汗又流泪的“洗碗效应”。
文/吴展团
来源:红网
作者:吴展团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